↑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连线题 1 题,单选题 19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 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 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 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 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勇在《晚清二十年》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义举,也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地通过和平手段改朝换代,移交政权的先例。”材料中的“义举”指

    A. 清帝颁发诏书,宣布退位

    B. 光绪皇帝亲政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戚继光,字元敬,明朝抗倭名将,他所领导的抗倭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在其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德思想。戚继光强调将领要爱民卫民,热爱士卒“使之依如父母”,也要善待俘虏,“战贼既败,所获子女人口,即是真达,不许杀取首级,只将生口送官”。戚继光认为,将帅武德尽管很重要,但因为士卒人员众多,所以更应坚决防止“扎营之处,军士杀老幼、践禾稼、奸犯人妇”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军人死于战场,虽死犹生,战场上若贪生怕死虽生犹死,军人只有死于战阵,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两军对峙,应勇于杀敌;军人更应该学习武艺,强调武艺是防身杀贼的技能,“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1942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编写了《戚继光治兵语录》并把它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等合编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丛书》受到广大官兵喜爱。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也都可以从戚继光武德思想中找到宝贵的思想资源。

    ——摘编自丁雪枫《戚继光的武德思想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戚继光武德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武德思想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甲午战争爆发前,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对总理衙门首席大臣奕劻说:“战争一旦爆发,我们的商业利益将遭受到巨大损失……在这些利益中,我们的政治利益最为重大,并且在所有方面都同中国的利益一致。这些利益要求中国决不能为一场灾难性的战争所削弱,它应当在东方继续占有支配地位。”材料表明

    A. 英国担心战争将影响其在华利益

    B. 英国真诚希望中国战后在亚太继续发挥支配性作用

    C. 甲午战后英国积极参加“三国干涉还辽”活动

    D. 英国将坚决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导致下列表格中中共党员代表成份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党员代表总数

    工农分子数量

    知识分子数量

    中共五大

    1927.4

    武汉

    82人

    11人

    71人

    中共六大

    1928.6

    莫斯科

    84人

    50人

    34人

    A.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B.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D. 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下列属于客观“时势”因素的主要是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

    ④社会政治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A.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

    B. 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C. 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

    D.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A. “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 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C. 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 “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防使命任务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从维护国家生存拓展到维护和平发展;从单一的军事防御拓展到防卫、管理并重;从专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到兼顾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沿岸防御到近岸防御再到近海防御;从管辖海域到涉及国家利益的公海大洋。这取决于

    A.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我国坚决维护领海主权

    C.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 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以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表明

    A. 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不复存在   B. 分封制度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 宗法关系与政治关系日趋淡化   D. 选官用官权力从地方转到中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以下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 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军机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权力

    D.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 1932~1941 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第 1 军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磐石游击队时期

    以上总计七名,不知姓名者共二十余名

    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

    以上总计二十二名,不知姓名者共 约百九十余名,共合二百一十二(名)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时期

    以上共计二十九名,不知姓名者共约二百五十余名,合共二百八十余名

    A. 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C.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修改了许多城市的名称,下表中城市改名的主要意图是

    现名

    现名含义

    曾用名

    曾用名含义

    呼和浩特

    青色的城

    归化

    明代建城后被赐名,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

    乌鲁木齐

    优美的牧场

    迪化

    清代平定准葛尔叛乱后定名,意为“启迪教化”

    A. 建设各民族友爱、平等的大家庭   B. 推动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

    C. 实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D. 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文革”期间,我国法律机构基本瘫痪。1978 年 2 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检察机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1979 年 9 月重建司法部。随着行政管理领域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这反映了

    A.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 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中国成立后,缅甸政府有一种惧怕心理,并认为“愈是害怕,愈是要友好”,所以缅甸成为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可是,几年后,缅甸感觉到这种害怕是没有必要的。缅甸对新中国态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新中国

    A. 实行“不结盟”外交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多边外交”战略   D. 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80 年以后,中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从否定一切改良行为、一味拔高农民运动转到“四个阶梯”理论,即认为“在太平天国以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前后相续,一个发展高于一个发展”。这说明

    A. 历史假设影响着史学家对史实的评价   B. 历史解释应该立足于解释历史进步性

    C. 历史解释多元化导致历史叙述的失真   D. 时代主题的转换往往会影响历史解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

    A. 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B. 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C. 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D. 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辽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民族地区事务,辽太宗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则,形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南北面官。北面官使用契丹族官制,官员基本为契丹族人担任,掌握军、政事务,是辽朝最高权力机构。由于官署住地在皇帝御帐北面,所以称北面官。北面官是辽的最主要机构,下又分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北南枢密院是辽朝最高行政机构,也称南北衙。南面官是效仿唐朝设立的三省六部等一套官署机构,用以管理汉族人事务。南面官多为汉人主事要职,又称汉官,官员多穿汉服。他们的办公地点位于皇帐南面所以称南面官,下设汉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及御使台、翰林院等。

                                    ——摘编自《漫谈辽代官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官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辽朝官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羲之,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生性恬淡,性格耿直,朝廷公卿屡次召举他为官,他都辞谢。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摘编自蒲柳羽《浅谈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崐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三年

    材料二

    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四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行三长制的作用有哪些?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