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6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待测液中加氯化钙溶液

    白色沉淀

    该溶液为AgNO3溶液

    B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火焰熄灭

    瓶中气体是二氧化碳

    C

    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稀溶液

    无明显现象

    盐酸与NaOH不反应

    D

    在盐酸中同时插入铁片和银片

    铁片冒气泡,银片无现象

    活动性顺序:Fe>Ag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溶液颜色变为蓝绿色,加水后,逐渐变为蓝色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2:1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

    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B.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C.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B物质与俗名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氮的氧化物和SO2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温室效应加剧

    氧化钙——生石灰

    氢氧化钠——小苏打

    C性质与用途

    D食品与安全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亚硝酸钠——不能当食盐用

    甲醛溶液——可作食品保鲜剂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探究木炭具有吸附性

    D.探究溶剂性质对溶解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 B.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 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10℃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相同

    C.20℃时,把30g甲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将2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30℃,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可能有Ag、Cu

    C.滤液中﹣定有Fe(NO3)2、Zn(NO3)2

    D.滤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 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金刚石_______。

    (2)三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__。

    (4)有强烈氨味的固体铵态氮肥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生活中常用_______区别软水和硬水。

    (2)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来止痒。

    (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功能。

    (4)悦悦跟妈妈包粽子,粽子外包粽叶,内有糯米、鲜瘦肉、红枣等多种食物馅料,馅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

    (5)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1)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核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原子的电子层数

    (2)图乙是硫酸钢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如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①A中的物质属于(填序号)_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有机物  d 单质

    ②B中小框内仅含一个分子,请补充完整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小水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向前运动了。

    (可选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盐酸。

    (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金属是_________(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在___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并保证安全,结合产物的性质思考,理论上讲,使小车跑得更远的改进操作是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泥沙和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钠,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先加足量的水溶解,然后进行_____操作除去泥沙。

    ②在滤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试剂,以除去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所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A NaOH、BaCl2、Na2CO3

    B BaCl2、NaOH、Na2CO3

    C Na2CO3、BaCl2、NaOH

    D BaCl2、Na2CO3、NaOH

    ③为了除去滤液中过量的NaOH、Na2CO3,可加入______至没有气泡产生,然进行蒸发操作,得到氯化钠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滤渣是废弃物,水洗的目的是______;检验滤渣是否洗净的试剂若是用碳酸钠溶液,则利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试剂若是用硝酸银溶液 ,则可能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此沉淀的直接来源可能有______个。

    (3)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_。

    (4)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____。(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用六个圈A、B、C、D、E、F分别代表氧化铁、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一氧化碳、氧气等六种物质的某一种,如图所示,用两圈相交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下学反应,其中A可以用来造纸,C是红棕色固体,C与D发生的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F_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写出A与E、D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O2,观察到O2集满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Y形管在不同的实验中作用各不相同(如下图)。

    ①若实验室利用上图装置甲制备少量氢气,正确的操作是将_________(选填“固体转移至液体”或“液体转移至固体”)。

    ②实验室利用装置乙制备氧气,酒精灯应加热Y形管内_________(选填“a”或“b”)处的高锰酸钾,再收集氧气。

    (6)利用装置丙探究燃烧的条件(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①通过比较装置丙内_________(填字母)处的实验现象,可推导出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a和b  B b和c  C a和c

    ②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气球内气压(p)随反应时间(t)而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有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7,证实了甲的猜想。

    (查阅资料)

    ①氯化亚铜(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

    已知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唯一褐色产物Cu(O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进行实验)

    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

    (5)丙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2,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

    (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利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

    (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乙烯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___

    (3)在图中画出向20g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明必要的数据。_____

    (4)氧化亚铜可用原理制备。

    ①反应过程中产生SO2可循环利用,因此应该选用________溶液来吸收它。

    ②反应过程中溶液pH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制备过程,要控制溶液的酸碱度,因为如果反应时溶液pH过小,会导致产品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