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小作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材料一

    C919大型客机、“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首飞,时速超过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商业运营,“蓝鲸一号”钻探平台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回顾2017年,中国制造的高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让国内外不少人直呼“厉害了,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一批重大标志性的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飞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欣喜于中国制造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价格下降了70%;纯电动汽车主流车型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以上,与国际水平相当。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重要机遇。同时专家也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彻底扭转、取得突破。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三个格局没有改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整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的格局没有改变;三是前堵后追、两面夹击的外部竞争环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无人机等新产品层出不穷,且研究不断深入。今后工信部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手段,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特别是与制造业相融合。要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

    试想2025年,中国制造会是什么“模样”?日前,《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在京发布。专家表示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创新模式将由跟随到并行,进而跨入引领;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装备、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农业装备等,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处于世界第二、第三位置,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这两个产业与世界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域两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如能采取有效、正确的路径和政策,有望进入或接近世界先进行列。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1.下列关于“中国制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不断涌现的中国制造高端创新成果令人振奋

    B. 无人驾驶汽车将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C. 中国制造前堵后追的外部竞争环境根本没有转变

    D. 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

    2.下列关于2025年中国重点领域技技术创新前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农业装备产业相比世界强国仍有不小差距

    B. 民用航空装备产业有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D. 高性能医行器械产业引领世界创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二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这些超级工程成为了时代标志性符号。它们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也见证着中国的复兴崛起之路。

    盾构机是开凿隧道的必要设备,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4年5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将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孟加拉国,成为中国一张新的“国家名片”。由此人们不禁想起了“天和号”——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的研发历程。

    南京扬子江隧道并不是长江沿线第一条过江隧道,但由于双管双层的超大直径盾构、江底地质条件复杂,被专家视为迄今为止在长江上修建的“技术难度最大的世界级工程”。当时,全球只有一家外国公司拥有类似条件的盾构机制造经验,施工方计划向这家公司订购两台盾构机。然而外方开出7亿元一台的“天价”,并声明绝不降价。中方研发人员深深感到:喊破嗓子去低头求人,不如甩开膀子自己干,国之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心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直径盾构机。

    研发过程中,很多技术问题都是第一次出现,研发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实现核心零部件——油缸的国产化,研发人员每天7点多就上班,1点钟左右下班。通过前前后后近半年的实验,最终确定了超大直径盾构机油缸的制造检验标准,国产盾构油缸终于问世。

    一台超大直径盾构机,由上万个大小不一的零件组成,每个国产化零件背后都是艰辛的付出。“天和号”的研发经过千百次的设计、修改、检验和再修正,整台设备最终设计确认的图纸就有7000多张,叠放在一起有一人多高。

    “天和号”应该是中国当时技术最先进,直径最大、难度最高的盾构机。回忆它的研发过程,中交盾构机项目负责人张伯阳感叹,“没有担当就没有创新精神。你都不敢担当,你还敢创新吗?我们都不愿意过么做,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发展?”

    “天和号”盾构机实现了50%的国产化率,而即将出口孟加拉的盾构机国产化率已经提高到95%。它将被用于中国目前海外最大的盾构公路隧道项目,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取材于“央视网”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天和号”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即将出口孟加拉国的“天和号”将成为中国新的“国家名片”

    B. 外方的技术垄断,市场垄断激发了中方研发人员自主研发“天和号”的决心

    C. 核心零部件油缸的7000多张图纸见证了研发人员的艰难付出

    D. “天和号”是现今技术最先进、直径最大,难度最高的盾构机

    2.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最能准确表现“天和号”研发过程的是

    A. 临渊羡鱼   B. 亦步亦趋   C. 迎难而上   D. 青出于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三

    2017年春节,中国出境游家境外消费达1000亿元,从奢侈品到电饭煲、马桶盖,无所不买。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千亿元购买力“肥水外流”的背后,正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所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制造2025》号角吹响的今天,我们亟须坚守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打造“创造中国”的金字招牌。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传统意义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即具有专门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可见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

    现在对工匠的理解除了手艺人外,还包括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从历史发展看,手工业时代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工匠们有充足的时间对产品反复打磨,以达到完美的程度。工业化时代工业生产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和通用化,每一个零件都是标准化的。在生产中,一个工人只需负责一道工序,因此工业化时代更多强调工人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成为可能。这一变化则要求生产者为满足个性化需求不断进行创新和创造。

    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提倡工匠精神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中国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离不开广大工人的创新和创造,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些产品的质量常常受到诟病,的产品,因此要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只有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可见,工匠精神是与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并提的。这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重提工匠精神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

    (取材于齐中熙,杨冬梅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跻身:“跻”读作jǐ     意思是“登上”

    B. 名副其实:“副”读作fù  意思是“辅助”

    C. 亟须:“亟”读作jí     意思是“急切”

    D. 诟病:“诟”读作hòu     意思是“耻辱”

    2.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超精湛的手艺   B. 精益求精的理念   C. 严谨负责的态度   D. 个性定制的需求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倡工匠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B. 提倡工匠精神是促进中华民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C. 提倡工匠精神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品走向世界的需要

    D. 提倡工匠精神是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4.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中国制造业摆脱目前尴尬处境的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①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炊烟是母亲眼角的泪,穿过透明我能看见她的苍老。炊烟是父亲脸上的皱纹,背靠它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

    ②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③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④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晚,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⑤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不怕细绵拉拢,不怕豆粒敲打,不怕倾盆肆虐。他用坚强去迎接生命的每一刻,释放自己的温暖和热血。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⑥白天的炊烟有些透明,和云在一起,你很难看清她的脸。长长的,一阵一阵直入天空,一眼望不到边际。晚上的炊烟,再白也是黑色。你想怎么看也看不到。它喜欢与你东躲西藏,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只有循着烟味你才会得知它的存在。一道一道地趁着黑夜偷偷上天。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它的影子。

    ⑦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⑧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⑨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⑩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却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偶尔难见几次炊烟,但我却还是十分开心。

    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宿:在这里是“缓解”的意思

    B. 拾掇:在这里是“修理”的意思

    C. 妖娆:意思是“妩媚多姿”,“娆”读作“ráo”

    D. 浓酽:意思是“味厚”,“酽”读作“yàn”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晨、中午、傍晚的炊烟记录了农村一天的生活,写出了农家生活的忙碌、温馨而安稳。

    B. 第⑥段使用拟人手法写晚上的炊烟,生动地形象地表达作者为找不到炊烟而生气。

    C. 农村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作者为掌握做饭的生活技能而生出成功的喜悦感。

    D. 家里的灶膛虽然还在,但因为祖母的去世,家里的欢烟没了,村里的炊烟也没了。

    3.文章第①段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作者对饮烟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4.第⑤段描写了哪些情境中的炊烟?作者借此写出炊烟怎样的品质?

    5.本文结尾写道“因为只要炊烟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请紧扣“炊烟”与“故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炊烟与故乡有密切联系。下列对作品中事物承载情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黄金璎珞项圈上錾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承载着其父母对其为才人赞善的希望。

    B. 《边城》中溪边的白色小塔象征者湘西少数民族的精神与命运,它的倒塌,预示着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美好的民情民俗被日渐破坏。

    C.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爱读书,书籍能带给他丰富的情感体验。如《白轮船》就引起他情绪上的大波动。

    D. 《红岩》中的成岗在被捕前神色不变地在窗口上接上约好的警号——一把扫帚,使同志们脱险,表现了成岗忘我的无畏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之。

    而有兄曰公孙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钟,积麴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也。穆之后庭比房数十,方其耽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

    子产日夜以为戚,密造邓析而谋之曰:“侨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于远也。侨为国则治矣,而家则乱矣。其道逆邪?将奚方以救二子?子其诏之!”

    邓析曰:“吾怪之久矣,未敢先言。子奚不时其治也,喻以性命之重,诱以礼义之尊乎?”

    子产用邓析之言,因间以谒其兄弟,而告之曰:“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成,则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矣。子纳侨之言,则朝自悔而夕食禄矣。”

    朝、穆曰:“吾知之久矣,择之亦久矣,岂待若言而后识之哉?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且若以治国之能夸物,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我又欲与若别之。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道息矣。吾常欲以此术而喻之,若反以彼术而教我哉?”子产忙然无以应之。

    他日以告邓析。邓析曰:“子与真人居而不知也,孰谓子智者乎?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节选自《列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其荒于酒也     荒:恐慌

    B. 子产日夜以为戚   戚:忧愁

    C. 俟易及之死      俟:等待

    D. 子产忙然无以应之 忙:通“茫”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郑国以治           夫夷以近

    B. 而家则乱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因间以谒其兄弟       蒙故业,因遗策

    D. 且若以治国之能夸物    臣死且不避

    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之室也聚酒千钟

    公孙朝的家里聚集了千钟美酒

    B. 将奚方以救二子

    你有什么办法来挽救我这两个兄弟呢

    C. 则朝自悔而夕食禄矣

    那么早上悔悟了晚上就会吃上俸禄

    D. 我又欲与若别之

    我们又想和你别离了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文成,则名位至矣。

    (2) 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他诸侯国畏惧郑国是因为郑国得到子产强有力的治理。

    B. 听从邓析的建议,子产晓之以理劝说兄弟二人改邪归正。

    C. 兄弟二人对子产的劝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会我行我素。

    D. 经过一番争论,兄弟二人所讲述的道理让子产心服口服。

    6.本文讲述了子产兄弟极尽享乐的事实,但邓析反而称赞他们是真人。你是否赞同他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 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天细雨蒙蒙,野外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烟,枫叶已红,蓼花盛开。

    B. 诗中借枫叶,蓼花、宿雁、寒蛩等景物,渲染出秋天凄凉萧索的景色。

    C. “少年成老大”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虚度人生的感慨以及心中的郁闷不平。

    D. 最后一句借“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痛苦。

    2.“吾道付逶迤法意”一句中用“逶迤”表明人生道的曲折、坎坷。下列诗词语句没有运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A.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张九龄《自彭蠡湖初入江》)

    B.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陈子昂(感遇》)

    C.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白居易(苦崔常侍晦叔》)

    D.皋桥路逶迤,碧水清风飘,(孟郊(送李翱习之》)

    3.有人认为《夜坐》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诗歌的特点。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这看诗、对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加以对比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________________ ,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孔子弟子众多,且各具风采,在这些弟子中,你最想和谁做朋友? 请说明理由。要求:结合《论语》相关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孔子、林黛玉、阿Q、翠翠、江姐、孙少平、桑提亚哥”这七个人物中任选两人,展开想象,写一段他们相遇后的对话。要求:所选人物形象符合原著,想象合理。

    ③请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呐喊》中的狂人、《老人与海》中的曼诺林这三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表达你的某种感情。要求,结合原著相关内容,感情真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词语被纳入英文词典,如pipa(琵琶)、bohea(武夷),moutan(杜丹)、tachuan(大策) moon-cake(月饼)、dragon boat(龙舟)、kungfu(功夫)、putonghua(普通话)等。

    有人自豪:国力强大,中国特色事物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有人慨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融,正在谱写文明新篇章;

    有人质疑:上面一些词语混杂着英语,这还有中国味吗?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大意是,苔花虽然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要焕发青春的光采。苔花虽然如米粒般细小,但也要学牡丹一样美丽地绽放。

    如果你就是“苔花”,那么在你的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我是苔花如米小”为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情节,有描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