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周礼·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据此可知,“冠义”

    A. 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

    B. 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

    C. 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

    D. 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农耕技术。这一技术

    A.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B. 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C. 缓解了耕地紧张的问题

    D. 加强了对农作物的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 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 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 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 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

    持续年数(年)

    创建书院数(所)

    唐朝

    290

    57

    五代十国

    530

    13

    北宋

    167

    73

    南宋

    153

    473

    A. 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体

    B. 儒家思想是书院教育的核心

    C. 中国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

    D. 政局动荡影响书院教育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革命运动猛烈冲击着列强在华利益。1926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就修改条约事宜与中国进行会谈。最终,中国

    A. 废除了英国领事裁判特权

    B. 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C. 停止了对英国的庚子赔款

    D. 恢复了丧失的关税自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表1八路军电报(1937年9月27日)

    发送与接收者

    歼敌数

    我军伤亡

    有无俘虏

    林彪致中央军委

    1000余人

    我军伤亡三四百名

    朱德、彭德怀致毛泽东

    至少四五百人

    未提

    300余人

    表2日本士兵日记(昭和12年10月3日)

    死亡(人)

    负伤(人)

    失踪(人)

    合计(人)

    步21联队主力

    86

    112

    3

    201

    步21联队111平岩大队

    94

    226

    320

    步22联队

    85

    131

    2

    218

    ……

    ……

    ……

    ……

    ……

    合计

    519

    969

    18

    1506

    表1、表2是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表1中两份电报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证据力不够充分

    B. 表2是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主观性强,可信度不高

    C. 表1是八路军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史料价值高于表2

    D. 表1的电报与表2的日记可相互佐证,史料价值都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2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了《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边区各部队都像359旅一样,在边区各军驻地都建设起自己的“南泥湾”。南泥湾政策

    A. 推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 意在积累生产建设的经验

    C. 以发展根据地军工业为主

    D. 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4年1月1日起,中国的外汇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取消汇率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汇率并轨消除了人民币高估现象,实质上使名义汇率贬值了近50%。中国外汇体制改革旨在

    A.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B. 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准备

    C.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 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理智本性贯通在道德本性之中,美德就有可教性,知识能力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本性。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主张美德是生存之本

    B. 强调知识是道德本源

    C. 认为理性是能力基础

    D. 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竞争机制使上帝的意旨、高贵的门第与血统都失去了作用。财产的增值、保值或者亏损,完全决定于人们自己的才干和在竞争中的营运,上帝无法保证任何人都能财运亨通。这种观念产生于

    A. 扩张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钢铁时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认为,法国历史上有两个“巴黎公社”,一个是1792年8月10日的革命,另一个是1871年3月28日成立的政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二者都

    A. 是革命的需要,推翻了专制政体

    B. 创建了民主制度,实现一票共和

    C. 是共和的需求,推动了民主发展

    D. 实现了自由平等,体现人民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肯尼迪政府对古巴实行海上“隔离”,同时命令海军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得拦截任何苏联船只,更不得去追踪并登上那些被怀疑载有违禁品的船只。这表明美国

    A. 采取强硬措施迫使苏联撤离导弹

    B. 奉行灵活战略从而避免事态恶化

    C. 在与苏联的较量中处于战略优势

    D. 希望通过正常外交程序化解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基层妇女的生存原则是通过劳动、婚姻和生育来获取生存资料和社会地位。相比于以往朝代,清代知识女性的人数明显增多,女性的自发性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中国,“自由平等”等一系列性别思想冲击着晚清士大夫。一些知识女性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近代化的女子学堂教育改变了清代闺嫒的家学传统,而闺嫒也积极参与到女子教育的教授和管理中来,成为近代第一批知识女性,同时还培养了大量接受西方思想启蒙的女学生和职业技能的女工。

    ——摘编自万银红《清代妇女社会活动研究》

    材料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平民阶层妇女走向工厂,参与工业生产,她们的自我觉醒和自主意识提高,开始了自我解放的历程。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参与文化事业,充分展示了自我的解放和个性。而上层妇女则组织大量的文化性沙龙,互相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哲学、生活和艺术,使其成为了一个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工业社会中,妇女地位提升与解放有了划时代的变化。

    一、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与中国妇女相比,近代英国妇女的社会诉求有何不同。并指出近代女权发展的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为中外历史事件时间轴。从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以上角度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特别重视利用体育运动改造日本人的精神面貌。盟军总部下属体育局的一份报告阐述了对日本体育系统进行改革的意图,即利用体育运动作为消除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在盟军总部的授意下,日本教育部发布命令,禁止学校进行军事训练,解散军事教官。并发布《战后体育课程指导》,这是战后最全面的关于体育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根据这份文件,武士道、柔道、弓道,剑道都被禁止在学校教授。1945年12月,又发布命令收回所有武士道装备。1947年4月,盟军总部实施体育教育新准则《体育教育指导》,还大力将西式体育运动引入日本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

    ——摘编自白玉平张杨《战后美国对日本教育的改革新探(1945-195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体育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许衡生平大事表

    1250年

    与姚枢等讲授程朱理学

    1255年

    兴学校,立朝仪。

    1265年

    筹划立国规模,上书言立国“必行汉法”。

    1269年

    定官制,完善元朝官员品阶等级。

    1273年

    弹劾亲贵尚书省平章政事阿合马。

    1276年

    与郭守敬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

    ——摘编自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

    材料二乾隆评价许衡时说:“至于言治道、劝用贤、言养民,皆天下急务,而不见大用于世,乃天下之不幸,亦有元之不幸也。自朱子以来,继传之儒,代不乏人,然推西山、鲁斋(许衡)为尤卓。鲁斋当元初,尊信朱子,倡明正学,世祖累见信用,其功效颇着于西山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许衡的治国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隆高度肯定许衡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