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2 题,选择题 30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 题
  1. 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与此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   B. 恩泽贵族

    C. 实现民族融合   D. 削弱王国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繁荣儒家文化   B. 防范地方割据

    C. 削弱宰相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 汉武帝   B. 宋太祖   C. 明太祖   D. 清雍正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积极意义有(   )

    ①极大地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②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④有力地促进了地方自主意识的增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近代史上将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标志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土地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 二万五千里长征   B. 开展游击战争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发动三大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淞沪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

    ①是近代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③内除国贼,外争主权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历史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收回香港主权   D. 收回澳门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 1949年中苏建交时

    B.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 1955年万隆会议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雅尔塔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 届联合国大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 世纪70 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日建交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顺利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他统治时期

    A. 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C. 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 议会制度

    B. 民主制度

    C. 法律制度

    D. 邦联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 平民的权利

    B. 商人的权利

    C. 教会的权利

    D. 国王的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规定了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原则有

    ①依法治国

    ②政治协商

    ③社会主义

    ④人民民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村民民主选举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一场景反映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法国建立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首先开始于

    A. 经济领域

    B. 政治领域

    C. 军事领域

    D. 文化领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原因包括

    ①文化传统较相似

    ②联合日益加强

    ③法德实现和解

    ④民族矛盾消除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 走向缓和

    B. 趋向紧张

    C. 实现了永久和平

    D. 和平与动荡并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中央负责执行的是哪个机构?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相同特点是什么?其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的有关这两次革命的展板,请你补全其中空缺的部分并回答问题。

    展板一:

    辛亥革命

    1905年,____________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_起义爆发,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_成立。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

    展板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1927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_________革命根据地。

    在抗战时期,________两党紧密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请回答:

    (1)与这两次革命有关的伟人分别是谁?

    (2)与这两次革命有关的重要思想理论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冷战”格局。

    (1)材料一中的“它们”是指哪两个国家?二战结束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2)列举两件历史大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

    (3)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自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另一方面,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4)依据材料三,列举两个中国参与的地区性组织。并简要指出新时期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