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null 3 题,单选题 6 题,选择题组 4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null 共 3 题
  1. 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其数值越小,代表文化多样性越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0222—0.0953的省区有

    A. 赣、皖、晋、鲁   B. 苏、陕、冀、湘

    C. 川、甘、藏、吉   D. 黔、琼、鲁、豫

    2.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五省区,其共同成因是

    A. 地形起伏大   B. 民族类型多样

    C. 人口数量多   D. 气候类型多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为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省级行政中心的气温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三城市比较,北京的气温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别是

    A. 1月气温低——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   B. 7月气温高——纬度低、云量少

    C. 气温日较差小——海拔高、云量多   D. 气温年较差大——纬度高、临海

    2.甲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突出的地理特征为

    A. 喀斯特地貌典型   B. 多雪峰和冰川

    C. 环境人口容量大   D. 城市化水平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2.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A—B—F—E   B. P—J—F—D   C. A—G—F—D   D. D—E—L—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6 题
  1. 年日照百分率是指一地的一年内实照总时数与同时期可照总时数的百分比的累年平均值。下图为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年日照百分率

    A.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 西藏西部地区在70%以上

    C. 昆仑山山区小于秦岭山区   D. 太行山山区大于阴山山区

    2.古人因我国某地日照时数少而有“□犬吠日”之说,“□”指

    A. 蜀   B. 桂   C. 滇   D. 秦

    3.影响台湾岛年日照百分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昼夜长短   B. 季节变化   C. 太阳高度   D. 地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

    A. 大体相等   B. 北坡较多

    C. 南坡较多   D. 难以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北坡2 000米   B. 南坡2 000米

    C. 北坡3 500米   D. 南坡3 500米

    3.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A. 南岭   B. 天山山脉   C. 阴山山脉   D. 秦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问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   B. 5°

    C. 8°   D. 10°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经过山脉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为期161天的科考之旅。为中国南极第五座科考站选址(罗斯海),“雪龙”号船到达南纬78°42'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考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记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罗斯海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其属于

    A. 南极洲内海   B. 大西洋边缘海   C. 印度洋的边缘海   D. 太平洋的边缘海

    2.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12级以上的暴风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主要成因有

    ①沿海地带比内陆气压更高,气压梯度力大  ②地势平坦,地表冰雪覆盖对风的阻挡小

    ③南极地高压强大,沿海地带气压梯度力大  ④风多来自海上,缺少阻挡,摩擦力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羊率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450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率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羊卓雍错流域

    A. 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   B. 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C. 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D. 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2.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 二月   B. 五月   C. 八月   D. 十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4 题
  1. 上海绿化部门计划从与上海气候相似的澳大利亚去某气候区引进园林植物。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植被凝盖率最低的气候区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澳大利亚与上海最相似的气候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引种的园林植物在上海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太阳辐射弱   D. 土壤贫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④到⑤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美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 400公里,南北宽1 440公里,高3 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

    (1)图中甲区域历史上出现“黑风暴”,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                  

    主要的人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美国五大湖区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R河干流流向的主要因素_________。

    (4)图中丁处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 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动剧烈。

    (5)说明丙区域冬季温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图及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材料二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材料三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C所在的国家),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多万。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A、B所在地区气候均较干旱,请分别说明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C所在地区有“世界粮仓与肉库”的美称,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