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细胞膜、核糖体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C.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②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③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④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⑤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mRNA的种类也相同

    B.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C.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

    选项

    相应的叙述

    A

    植物体

    一部分

    愈伤组织

    植物体

    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B

    二倍体

    花粉

    单倍体

    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C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D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过程①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②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③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下图1、图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     (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2细胞是由     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           (填标号)。

    (3)若图2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4)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具有染色单体的有     (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

    Ⅰ.研究人员为探究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mg·g-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3

    1.65

    2.0

    2.0

    8.86

    B

    UV辐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辐射和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番茄叶肉细胞中产生和利用CO2的部位分别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外线(UV)辐射可能降低了叶绿素含量而影响了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分布于     (具体部位),具有       的作用。

    (3)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暗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4)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C组植株中     的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

    (5)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的(单位:g)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A点和B点相比,番茄合成葡萄糖的速率是否相等?________。在此光照条件下,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C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分析,植物M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结合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如果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除图B中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外,基因控制性状的另外一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植物M种群中,以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C中的Ⅰ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C中的Ⅱ、Ⅲ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C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纯种的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基因型为XDY、XDY、XdYD的宽叶雄株若干,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则亲本的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体表黑色素细胞膜上有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3)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 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填“无光”或“有光”)处,约2 h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养猪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养猪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芦苇、绿藻、黑藻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   结构上有明显的   现象。

    (2)初期,养猪场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后来,养猪场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出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

    (3)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