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填空题 8 题,多选题 2 题,实验题 3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 量程15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3m,分度值1 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速度为1km/h   B. 一本八年级物理书长0.26m

    C. 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满分时间为8min   D. 老师讲课时声音的响度为120d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端午节期间,在东区龙子湖举行了赛龙舟的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号子声大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鼓声属于超声波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科学研究方法对研究物理问题帮助很大,以下几种用到的研究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乒乓球被弹起显示音叉微弱的振动——转换法

    B. 通过水波的形成认识声波的形成——等效替代法

    C. 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逐渐抽出听到声音越来越小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法

    D. 探究弦乐器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时,控制琴弦其他因素相同——控制变量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C. 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是某同学对机械运动的总结,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描述物体运动时,参照物选择地面最合适,因为地面静止不动

    C.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D. “太阳从东边升起”描述太阳是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 道路旁植树是阻止噪声的传播

    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

    A. 10.88秒   B. 10.59秒   C. 10.30秒   D. 10.18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为了陶冶情操,小明在暑假到河南省艺术中心欣赏钢琴音乐会。进入音乐会会场之前,小明听到美妙动听的钢琴声,钢琴声是钢琴的琴弦_________发出的。寻声而去,声音的_________不变,但是声音的_________越来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山竹不但好吃还很危险”指的就是在9月16号登陆的台风“山竹”。台风登陆时中心风速达到48m/s,合_________km/h。当台风来临前会产生_________波,大量动物接受到此信息后会提前躲避和逃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郑州市市区按照部署,在9月18号上午10点拉响防空警报,通过声音提醒每一位中国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警报声能够传得很远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___的(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当时间t=_________s时,两车相距8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一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该昆虫的翅膀在2.5s内振动了900次,频率是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

    由图可知,小球A做________运动;小球A在从第3到7位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从第5位置以后,以A为参照物,小球B是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__s,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 甲音叉发出的声音比乙音叉发出的声音在同温度空气中的速度大

    D. 两个音叉的音色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1mm

    B. 错误数据是4.95cm

    C.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误差

    D. 物体的长度应取4.8225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小明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1)实验中小车通过上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车全程是做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2)实验时,应_____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

    (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的做法是________。

    (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________。

    (3)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时,小伟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拉紧。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到弦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弦的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拨动琴弦。然后只增加钩码的数量,其他不改变,再次拨动琴弦,对比声音音调的高低。这是为了探究音调高低与___________的关系。

    (2)为了研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他应怎样进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弦发声的音调还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最近,服务网络平台上线了“共享汽车”服务。如图所示是“共享汽车”中的某品牌纯电动汽车,它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还不到传统汽车的1/8。

    (1)某市民驾驶该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的树木是向后运动的,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2)该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min,等红灯用了1min该车又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整个路程中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用S1代替);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

    (3)汽车的速度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