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A. 筹建新中国   B. 制定宪法时   C. 修改宪法时   D. 中共“八大”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方向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七大   C. 中国共产党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D. 《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 废除两前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 “一五”计划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深化了改革开放

    C.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你认为邓小平走的是什么路(  )

    A. 阶级斗争之路   B. 照搬苏联经验之路   C. 学习日本之路   D. 走自己的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是

    A.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大锅饭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 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B.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C.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D.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 坚持走群众路线

    C.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 各自权限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任我国核反击任务的是

    A. 海军陆战队   B. 空降兵部队   C. 武警部队   D. 导弹部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 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B. 与亚非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与发达国家结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领导人是

    A. 周恩来   B. 陈毅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王大珩   C. 袁隆平   D. 王淦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今天已经实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看报纸   B. 看电视   C. 上网   D. 打电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 小学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主要反映了

    A.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在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材料三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失误原因有哪些?举出两个这一时期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4)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60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然而,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如钓鱼岛、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

    请你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年什么事件中最早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是什么?

    (4)你知道哪些和他相关的外交活动,试举一例。

    (5)回顾他的一生,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说出2条就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请你回答:

    (1)这个建议指什么?

    (2)这是哪位领导人的批示?

    (3)在此批示后我国出台了什么重大的计划?

    (4)请你举出两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