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东汉末年,提出“治末病”,提倡预防疾病,利用初一、十五在衙门“坐堂”,为百姓问诊看病的长沙太守是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李时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刺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作用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修筑都江堰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制造地动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A. 舜

    B. 炎帝

    C. 禹

    D. 黄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A. 赤壁之战

    B. 石崇、王恺斗富

    C. 七国之乱

    D. 八王之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同学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 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 《史记》与宗教活动

    C. 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 《论语》与佛教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北京人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使用打制石器

    ④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

    ①贪图享乐

    ②统治残暴

    ③百姓怨声载道

    ④治国有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俗称‘司母戊鼎’……”它应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中国实现统一

    C.中国经济大发展         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永济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废除旧制度存在的基础,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B. 统一度量衡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汉)陆贾在《新语》中写道“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可怕的殉葬

    C. 刑法太严酷

    D. 陈胜吴广爆发了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小组总结七年级上册各历史时期的特征。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直的官员受到陷害

    B. 继位的皇帝年幼

    C. 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D. 帮助皇帝夺权的宦官有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 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 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三:他(汉武帝)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第一个派人开通西域的皇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着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材料三被派去完成“开通西域”这一任务的人物是谁?后来在西域地区设立了什么机构进行有效管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既频繁,又复杂。但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图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

    (2)材料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哪一地区的开发?该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其中一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书法字体的演变,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尤为精湛,被誉为“        ”;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