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语言应用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歌当(dāng)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犹使我觉得悲哀。

    B. 我向来是不惮(dàn)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C. 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chuàng)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D.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救助,虽陨身不恤(xù)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

    B.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徘徊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C.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D. 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冷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各国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太阳能技术、资源循环技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

    C. 鲁迅先生所写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道出了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的忧患意识。

    D. 关于什么是大数据技术?业界并无标准答案,但一般而言,可以将它理解为对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加工,其核心是预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B. 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缺乏运动的“懒宅”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怎样锻造出未来世界接班人的强健体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C. 想让城市变得文明,靠的是专业的管理、高效的组织、科学的协调、连贯性的政策取得的,而非短时间的突击、会战,更不是将不好的东西遮掩藏匿。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概括了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内在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同“抢”,撞击。

    B.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际,关系。

    C.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衣赭衣,关三木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齐彭殇为妄作   D. 目吴会于云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磬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地跟她走。

    (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然之美

    ①庄子实为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念乃放眼于广大的自然界,不似儒家仅局限于人事界。

    ②西方亦有很多自然哲学家,其基本精神和观点与庄子有很大的不同。希腊人往往把自然界看成无意义的物质世界;中世纪时更视之为实现人性虚荣欲望的活动场所,因而把它当作罪恶之域;及至近代,则把自然界看成是数理秩序、物理秩序的中立世界,并排除一切真善美的价值,视之为非价值的领域。

    ③西方的自然哲学,以客观世界为对象,人类处于卑微的地位。尤其是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均不出自然的范畴,那些哲学家所注意的是外在的世界,并持科学的态度加以剖析了解。至于人类,则仅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他们对人类生命的活动及价值,便忽略不谈。庄子的自然哲学则不然,他以人类为本位,并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同时,将外在自然点化而为艺术的世界。由是,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似西方常处于对立的“分割”状态,而是融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

    ④许多西方哲学家,将自然视为价值中立的世界,更有不少人将自然视为负价值的领域,遂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冲突与斗争中。罗素谈到人类的“三种冲突”时说:“人的天性总是要和什么东西冲突的。”而斗争胜利便是生存的要件,胜利者往往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他们将自然视为一种束缚,为了解除束缚,于是致力去认识它,克服它。西方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能够如此发达,大抵可以说是此态度所促成的。

    ⑤综合来看,西方以往的形而上学家,对于自然均表现出一种超越的观念。他们常在自然之外,幻想另一超自然以为对立。到了近代,哲学家才借助科学知识,就自然本身做出剖析,这是属于纯理论系统的建构,而他们和自然接触后的态度却迥异于庄子。在庄子心目中,广大的自然乃是各种活泼生命的流行境域,自然本身,含藏着至美的价值。所以庄子凭空构造一个虚空的超自然,也不将现有的自然视为沉滞的机械秩序。

    ⑥庄子认为自然是生我、养我、息我的场所,我们的衣食取之于自然,游乐凭借着自然,阳光空气、春风秋月,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无尽藏”宝物。这样的自然实为滋生万物的母性自然。所以在庄子心中,人和自然之间根本没有冲突,相反,彼此间有着和谐的气氛。庄子《齐物论》上的“三籁”,天籁与地籁相应,地籁与人籁相应——自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至于人身都是一个大和谐。

    ⑦“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大自然对于庄子心境的熏染,无疑是很深刻的,再加上他那独特的审美意识,所以在他看来,大自然就是一个美妙的境域,我们根本无须在世外另找桃源。他深爱这个自然世界,因而对它采取同情与观赏的态度。

    (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方自然哲学家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自然界是无意义的物质世界,是实现人性虚荣欲望的罪恶之域。

    B. 自然界是数理秩序、物理秩序的中立世界,它属于非价值的领域。

    C. 要用科学的态度剖析外在的世界,人类生命的活动及价值可以忽略不谈。

    D. 要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将外在自然点化而为艺术的世界。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罗素认为人和自然是冲突对立的,而人类只有战胜自然,才能生存下来。

    B. 西方的哲学家往往想要超越自然,幻想自然之外有另一超自然与之对立。

    C. 庄子认为现有的自然是沉滞的机械秩序,所以他凭空构造一个虚空的超自然。

    D. 在庄子看来,自然具有滋生万物的母性,人和自然没有冲突,关系极为和谐。

    3.请根据相关内容,概括“庄子实为一位自然哲学家”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墨妙亭记

    (宋)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选自私刻《古文观止》)

    [注]①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       登:登上,到达。

    B. 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抚循:抚恤。

    C. 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

    D. 使者旁午                旁午:交错频繁。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寡求而不争                   蟹六跪而二螯

    B.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物之有成必有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 皆争出谷以佐官                教以慎于接物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 文章第二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

    C. 文章第三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

    D. 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4.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也有人说,善良是优秀的品性,但一切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渔父》)

    (2)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5)惨象,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