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B. 软流层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C. 地震波通过软流层时速度加快   D. 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发源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 上地幔   B. 下地幔   C. 外地核   D. 内地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

    A. 左右摇晃   B. 先摇晃后颠簸   C. 先颠簸后摇晃   D. 上下颠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序号所代表的圈层正确的是(   )

    A. ①岩石圈   B. ②大气圈   C. ③生物圈   D. ④水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波传播速度慢于S波

    B. 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C. 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明显变慢

    D. P波只能通过固体,而S波则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据此回答。此时,在附近海域的渔船会有怎么样的震感?

    A. 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没有感觉   D. 左右摇晃并上下颠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

    B. 液态水的分布最广

    C. 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D.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不密切

    D. 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地震发生时,下列各地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最迟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 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 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 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纵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千米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

    B. 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千米左右深度时同时减慢

    D. 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的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 岩石圈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岩石外壳

    C. 下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D. 古登堡界面以下称为地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大气层中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 )

    A. 水汽和二氧化碳   B. 水汽   C. 水汽和固体尘埃   D. 氮气和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该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岩石圈、地幔、地核

    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岩石圈的下界位于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上界   D. 下地幔上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天然金刚石由含碳物质在地下130~180千米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重新结晶而成。其形成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四个箭头表示地质作用。岩石圈是指(   )

    A. 地壳   B. 地壳与地幔的总称   C. 地壳上部的岩石层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C. ②是软流层

    D.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题文)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F面的名称是________。

    (4)C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千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甲中A、B、C、D、各代表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   。

    (2)、图乙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①+②是 ________  ;④是 ________ ;①+②+③是 ;

    (3)①+②圈层的厚度分布规律: ________  。

    在2900km深处,依据地震波速度特点,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 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 ,A+B+C是 ________________ ,D是 ,C+D+E是     ________  的一部分。

    (2)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左图是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右图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左图中界面A上地震波纵波的波速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 ,物质形态是液态或熔融态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要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应位于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3)右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地的地壳厚度大于38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