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C. 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D.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 多年平均蒸发量   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持术②南水北调③黄河小浪底工程 ④农业节水灌溉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⑥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是( )

    A. 地下水开采成本高

    B. 地下水受污染

    C. 减缓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

    D. 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 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有时甚至发生洪涝灾害,但我们仍倡导节水,原因是(     )

    A. 节水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B.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 水是商品   D.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型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水源型缺水严重的是  ( )

    A. 青岛   B. 杭州   C. 广州   D. 喀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目前,全球水环境问题严重,为了防止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加强污水处理④跨流域调水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完成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 不合理的灌溉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寻找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图是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这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就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额外能源,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太阳能就可以淡化海水。它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首先将海水导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C. 温室效应和水循环原理   D. 海水洋流运动的规律

    2.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B. 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 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D. 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的比较表。读表完成下题。

    两国相比( )

    A. 淡水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

    B. 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C. 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的原因可能是城市人口比重高

    D. 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的原因可能是科技发展水平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②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 ①③   B. ②⑤⑥   C. ③⑤   D. 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正确反映世界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的是(  )

    A. 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非洲最少

    B. 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C. 就国家而言,我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D. 就人均而言,大洋洲平均每人占有径流量最多,非洲最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一个区域内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 南坡3500米   B. 南坡2000米   C. 北坡3500米   D. 北坡2000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题文)据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海拔5200米附近的冰湖(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数量和面积有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下降,蒸发减弱   B. 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C. 引水灌溉减少,节约用水   D. 降水增多,雨水补给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现代人们可以通过建设大型水库来解决任何一个地方的供水困难

    B. 从经济效益上考虑,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降低成本

    C. 古代文明发祥地多在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人们沿河和沿湖发展

    D.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

    A.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 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 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 水体污染及赤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

    (1)绘出沿北回归线的阿拉伯半岛地形剖面示意图。

    (2)简析该半岛降水稀少的原因;并解释除降水外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3)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

    (4)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阐释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材料二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特点并比较南北美洲经济水平的差异。

    (3)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4)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根据地下水质状况,将其分为五类。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已无I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I~Ⅲ类地下水仅占22.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V类地下水则占56. 55%以上。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华北平原某地地下水污染示意图。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地下水污染并说出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2)简述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危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

    (4)据右图分析该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5)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