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2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参照下面甲、乙两位同学的辩论过程示例,依据丙同学的论断,补写出丁同学的辩论内容。

    示例:

    甲:鸟都是会飞的。   丙:近代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

    乙:鸵鸟是不会飞的,   丁:_________, 鸵鸟是鸟,_________,

    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的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针对“为什么高铁上只有吃不起的盒饭却买不到方便面”的疑问,中国铁路方面表示,“动车组密封性特别好,而泡方便面味很大,影响车内的空气质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不卖方便面,就能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同。高价盒饭折射出的是高铁服务人员缺乏敬业的理念。只要他们转变服务观念,乘客就一定能吃上物美价廉的盒饭和方便面。

    ①泡方便面产生的气味不一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绿窗帘

    何蔚萍

    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她住四楼,那个窗口自然也是四楼。因为它跟她对得那样端正,以致其他的窗口就显得远了。

    她想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但窗帘始终不肯拉开。且像是固定了,风也吹不动。她一直倚在窗口。到夕阳在玻璃映出一团亮亮的光圈,绿窗帘里忽然爆出一句充满喜悦的男声:“琴,瞧!这是什么?”

    “啊!”紧接着一个银铃般含嗔带娇的声音:“白杜鹃!白杜鹃!可是,太贵了呀。”

    “可是,有什么能比你更贵呢?”

    那柔情的声音,丁茜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她甚至忘了地也曾有过这种可向任何人夸耀的自豪。她屏住了呼吸。

    “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

    “不准这样说,小傻瓜。”

    一时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但她知道,那绿窗帘里,涨满了爱,盛满了幸福。心底荡出丝丝缕缕的自怜自爱的感觉,她快快地离开窗口,发现泪已流过腮边。.

    丈夫竟比搬家前更早出晚归了,她觉得忍耐已到了极限。好不容易有一个休息日,丈夫又拎起了出诊包,丁茜抢上一步,“砰”地关了门:“医院给你多少加班钱?”

    “我有一个病人……”

    “他是你爹吗?”她想起了那束白杜鹃,心里腾起了烈烈的火。

    “你轻点。”

    “干吗要轻点?我不是你的奴隶。以后,我只管买菜烧饭,其他的事,全归你。”

    他竞答应了。出诊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

    她并非真心要这样做,只想气气他,只想吵一架出口气。可竟也办不到。而就在这个时候,绿窗帘里传出了歌声,又那么柔美那么深情!她没有要求生活得公平,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

    她变得心灰意冷。早晨起来,开了煤炉,烧了泡饭。在窗前漫不经心地梳头,一句清脆悦耳却又不知所云的外国话,把她的注意力吸向那总不开启的绿窗帘……

    “今天是我生日?哎呀,我怎么会忘啦。好,今天吃长寿面。”

    “等等,请先打开书橱。”女的声音里含着抑不住的欢喜。

    “《鲁迅全集》?上帝呀!你钻进我的脑子里去过吗?你怎么知道我正需要这套书?”

    “我是上帝吗?哦,不。我出的主意,妹妹出的劳动力。”

    “可你不能拿这个钱…”

    “为什么不能?你不希望我高兴……”声音中断了,断得突然。她急急关严了窗户,怕有什么再传过来。可委屈却关不住,由液态化成了气态,长长地叹了一声。

    冬去春来,她已看熟了那块草地般的绿窗帘。她已不希望它开启了,永远。

    然而,又是意外。五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那窗帘高高地撩起了,像是剧场的大幕。窗口,两个男的努力搀扶着一个女的。丁茜开始以为是个秃顶的老太婆,当发现是个年轻女子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女的头发全部脱光,脸因浮肿而又圆又大,很是怕人,她极其无力,却又贪婪地将惨白的脸迎着蓝天和阳光。

    尽管丈夫成天和死神打交道,她却是第一次懂得回光返照。她恒恒地望着。直到那女的疲款地垂下了脸。这时,她们的目光相遇了,丁茜看见她艰难却充满羡慕地笑了一下,便倒进身旁年轻的那个男子的怀里。

    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琴——”

    就在这一刹那,她看清了旁边站着的,那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另一个人——竟是她的丈夫。不等她喊出一声,绿窗帘滑过他们的头顶,飘飘地垂落下来,眼前又只剩一片绿色。

    阳光很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与下文“她极其无力”等照应,表明这是女邻居病体沉重,不胜操劳所致。

    B. “……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这些议论表现了“她”对丈夫刻薄寡恩、不顾家庭的不满。

    C. 女邻居在爱人生日这一天为他准备了《鲁迅全集》作为礼物,由此可见“她”是个心思细腻、善解人意、重情重义的人。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来叙事,“她”的见闻感受贯穿全篇,这样便于作者自由灵活地掌控叙事的节奏。

    2.小说以“阳光很好”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以“绿窗帘”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木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并具备质疑的眼光。

    B. 研究者阅读经典性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C. 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D. 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出发点,论述了不同阅读阶段的特点。

    B.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 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 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一个人质疑能力越强,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 如果不精选阅读对象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

    C. 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D. 融合了疑问、对比和联想的阅读方式之后,知识型阅读才能发展为研究型阅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开篇两句,见浮云而念游子,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想念之情。

    B. 三、四两句,诗人推已及人,抒写对故人的衷情,体现两人形离神合的深情厚谊。

    C. “冠盖”四句,写李白希望能高冠华盖跻身达官贵人之间,但终老却为之所累。

    D. 最后两句,在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同情,也包含着诗人的心事。

    E. 全诗描述梦境,写李白“告归”,反映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命运的不平之气。

    2.“告归”至“若负”六句,从不同角度将李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价值与国际声誉。

    B. 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C. 开征环境保护税,有利于发挥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环境保护税的立法,也增强了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

    D. 该研究课题负责人说,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新稻种具有引领作用,对指导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活动策划案初步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目的就是要把这次的活动办好。

    B. 张华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拿到书的那天,他送给朋友一本,他的朋友说:“我一定拜读并雅正。”

    C. 李欣对他的同学张红说:“你存有家父的手迹吗?”张红说仅存一封信,是她上中学时收到的家书,一直保留着。

    D. “感谢您鼎力相助,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大伙给您做了一面锦旗以表敬意。”他激动地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树之以桑

    B. 七十者衣帛食肉

    C. 外连横而斗诸侯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尽心焉耳矣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字)

    B. 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而闻者(清楚)

    C. 合(通“纵”)缔交        赢粮而(通“影”)从

    D. 鸡豚狗彘之(牲畜)            声非加也(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一)课外文言文,翻译下面句子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1.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2.“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翻译下面句子: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判断题(对打√ 错的× ) 

    (1)教坊:秦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

    (2)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

    (3)崤函:崤山和函谷关。( )

    (4)八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 

    (5)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已有职有权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_ ”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________ ”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2)《蜀道难》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

    (5)《琵琶行》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一诗句子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