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名著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敕造(chì)   纤细(xiān)   聒噪(guō)   咀嚼赏鉴(jué)

    B. 嫡亲(dí)   巉岩(chán)   逡巡(qūn)   瘦削不堪(xiāo)

    C. 懵懂(měng)  蹂躏(lìn)   炮烙(lào)   少不更事(gēng)

    D. 拓(tuò)片   盥洗(guàn)   喧豗(huī)   不落窠白(k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璀灿  迁徙  撒手人寰   广袤无垠

    B. 贬谪  青冢  众说纷云   金城汤池

    C. 鞭笞  寒喧  气势磅礴   阿谀逢迎

    D. 窥伺  膏腴  人才济济   孽根祸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②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③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④近期,随着A股市场连续暴跌,网络上各种传言也风生水起,让一些散户投资者对股市后期走势不再看好,纷纷选择逃离。

    ⑤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綽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⑥王家鹏先生二十多年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对藏传佛教文物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他秉承古人述而不作的态度,尊重史实,不妄言臆断,相信传统的东西并把它们保留下来。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

    ②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 ①②④

    B. ①⑧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B.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C. 二十四节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D.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图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②面对委屈、挫折、因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

    ③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④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

    ⑤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

    A. ②③⑤①④

    B. ④②③⑤①

    C. ④⑤②③①

    D. ②③④⑤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B. “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谪”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C. 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D. “敕造宁国府”中的“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是以崤山为标准的。

    B. “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C.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使子晏为相”和《过秦论》中“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的“关中”即指此地区。

    D.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课本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林黛玉进贾府》在介绍人物时极有特点,既有主(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有次(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又有正面描写(贾母、王熙凤、贾宝玉)和侧面描写(贾赦、贾政、贾氏三姐妹)。

    B. 《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塑造了旧中国一个受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推残迫害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C.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D.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其中《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典型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对《琵琶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一主一宾。其中琵琶女的悲剧原因是“年长色衰”,这也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有高度的代表性。

    B. 写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他的“天涯沦落”之恨。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即“同是”二句的形象说明,诗人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C. “东船西舫悄无言”一句,这些船大概是琵琶声吸引过来的,船上的人都沉浸在这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意境中,虽曲终仍呆呆出神“悄无言”那眼见其人、耳闻其声的“主客”感受就不言而喻了。

    D. 琵琶女的音乐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①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②愚顽怕读文章

    B.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              ②行为偏僻性乖张

    C. ①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②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D. 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可怜辜负好韶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句中加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到)

    B.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②非我也,岁也(年成)

    C.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②所守或匪亲(有的)

    D. ①以手抚膺坐长叹(端坐)                   ②秦人开关延敌(迎接,迎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谨庠序之教

    ④填然鼓之           ⑤尊贤而重士         ⑥会盟而谋弱秦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七十者衣帛食肉

    A.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B. ①⑦/②⑥/③/④⑧/⑤

    C. 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D. 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

    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C. 客有吹洞箫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题文)下面是脂砚斋关于《红楼梦》的几段评语,评语与原文搭配一致的一项是(  )

    ①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②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③声势如现纸上。

    ④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此等非仙助非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a.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嬤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b.一语来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c.(黛玉)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穹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丹唇未启笑先闻。

    d.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A. ①d②b③a④c

    B. ①d②c③a④b

    C. ①b②a③d④c

    D. ①c②a③d④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林黛玉进贾府》中是这样写“宝黛初会”的: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热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黛初见时,这“一惊一笑”表达的含义可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   )

    A.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千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

    A. 鲁镇所有的人

    B. “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 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 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

    2.画线②“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 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 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 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3.画线③全旬的含义是(   )

    A. 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B. 样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C. 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 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闯滩

    许畅

    天南走向大河边,一条船从对面芦苇丛中荡出,八九只鸭子扑打着游向两旁。“二哥!”他朝船上挥手。天南是来接外出闯滩的二哥的。

    远处是一个低矮小山坡,山坡上是一幢黄泥筑的房子。门前光秃秃的,长着一些棕黄的草。只有一棵歪脖子树立着,是好多年前雷打断的。

    二哥比七个月前瘦了不少。天南很想找些话说,二哥一坐下,天南就递给二哥他卷的烟:“尝尝吧。”二哥很久才注意到天南递过来的烟。“啊,好。”他的目光仍停留在堂前摆着的大哥和侈的相片。“二哥,”天南搓搓手,“今年我可十六了。”

    二哥拍拍天南,微微带着笑:“是,天南长大了,看上哪家姑娘了吧。”“才不是,我想跟你一起去闯滩。”二哥把烟一抖,面容一沉。天南站起来,他今年长得特别快,像春笋一样往上蹿,已经和二哥差不多高了。天南把手臂举着,臂上的肌肉凸出:“不信你捏,我长大了。”

    “不行。”二哥把烟在桌角上敲了敲,“你不行,你不知道有多危险,大哥已经没了!”

    “你不让我去,你自己行!”天南瞪大眼睛。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二哥好不容易回来了,自己又和他吵。“咱们家只剩两个了。”二哥叹了口气,进屋去了。

    晚上天南跟二哥背靠背睡。二哥压低嗓音叫他:“天南,睡了吗?”“还没。”“这次去做生意,货都被人半路劫走了。”“啊!”天南惊呼,“怎么会这样。”难怪接二哥时他系船的手有些发抖,下午也盯着大哥的相片发呆。

    “路上碰着一个奇怪的人,说我们家四代以后都不得闯滩。”

    天南许久没回话。他们家很早就有先辈闯滩,至此时正好四代。天南一时非常惊悚。

    “那人大约是算命先生一类的,在途中问我们讨水喝。”“我们家的经历他都算出了?”“这倒没有。” “那一定是胡说骗钱的,我才不相信。”

    “就算人人都不相信,我也不会让你去冒这个险。”

    天南想这莫不是二哥唬他的吧?可万一是真的呢?天南有些不敢往下想了。他盘算着明早去镇上把烟卖了,然后去找人算算。

    天没大亮天南就起床了,把上好的烟条放进背篓里。二哥不知去哪了。

    烟条没到正午就卖完了,他把铜子装袋子扎好。他一时不知找谁了。他们家的事这镇上谁都知道,任谁都能算出来。

    天南一路想一路走,路上的人都和天南打招呼。他一路走到河边上,又白又肥的鸭子在河里游着,一只只船泊在岸边,也不知以后开向何方。

    他从袋里摸到了昨天二哥搁在桌旁的小老虎模样的口哨,然后怕别人听见似的吹起来。

    “呜--呜--” 楼上的人探出头来:“哪家的?”

    “我是天南。”天南没有看楼上的人,对着河大声喊,“我是天南!”好像对自己说。

    “喂。”一个人拍拍天南的肩膀,是二哥以前的雇工。“你二哥可是回来了?”“是”天南看着他苍老的面孔很亲切。“回来了就好,我现在的主人请你上去坐坐。”“哪个?”

    “楼上的。”天南看见是那个先前问他哪家的人。“现在谁去闯滩可都归他管。”

    天南一下子失了兴趣,二哥一定欠了那人很大一笔钱吧。可是若是二哥不让他去,跟楼上的人闯也不是不可以。

    正在天南犹豫不定的时候,他听到二哥喊他:“走了,天南!”

    二哥拉着天南,说:“打扰了,日后再来拜会!”天南刚想说些什么,二哥就揪了他一下。河边的芦苇丛轻轻晃动,二哥拖着他越走越远,他频频回头。那个人还站在河边。

    “脑子里的事不要想了,只要我在你就别想去闯滩。”二哥的手温热,天南不答话。

    “听到没?”“嗯。”天南不甘心,扭头又往回望。

    天南认为一个男人就应该出去闯一闯,但是死,他有些不敢往下想。他其实信二哥对他说的话,但天南就只想去试试。

    他摸摸袋子里的铜子,差不多再攒上个一年,快的话十个月就够了。他就可以撑船去外面了,他内心隐隐跃动。二哥察觉到什么似的盯着他的眼睛。

    河边好像又有船靠岸了,有些喧哗。天南抬起头来,我是天南,我才不怕。

    等人们散去,大河又恢复了宁静,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永远没回来。天南在等着这样一个出去的时候,多少人等着这样一个回来的时候。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孤寂凄凉氛围,与后文二哥说的“咱们家只剩两个了”情节相呼应,更见出“闯滩”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打击。

    B. 侧面描写“楼上的人”“二哥以前的雇工”,让故事情节有想象空间,既照应二哥归来,也引出下文与二哥相遇,使小说增添悬念。

    C. 二哥是天南的佑护者,也是天南“闯滩”路上的阻碍者。小说在二哥身上设置了太多的疑问,使得整个故事隐含着对天南未来命运的凄凉感。

    D. 口哨这看似不经意的事物,流露出天南失落害怕心理,又由呜呜的哨声自然引出“楼上的人”及二哥以前的雇工出场,推动了情节发展。

    2.如何理解小说结尾“天南在等着这样一个出去的时候,多少人等着这样一个回来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3.试探究小说以“闯滩”为题的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该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至者千余人。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朱悟者,皆发明之。齐河清中,阳休之特奏为国子博士。

    时朝廷既行《周礼》,公卿以下多习其业,有宿疑踬滞者数十条,皆莫能详辨。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安生曰:“《礼》义弘深,自有条贯,必欲升堂睹奥,宁可汩其先后?但能留意,当为次第陈之。”公正于是具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公正深所嗟服,还,具言之于高祖,高祖大钦重之。

    及高祖入邺,安生遽令扫门。家人怪而问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矣。”俄而帝幸其第,诏不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谓之曰:“朕未能去兵,以此为愧。”安生曰:“黄帝尚有阪泉之战,况陛下恭行天罚乎!”高祖又曰:“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欲以府库及三台杂物散之百姓,公以为何如?”安生曰:“昔武王克商,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陛下此诏,异代同荧。”高祖又曰:“朕何如武王?”安生曰:“武王伐纣,悬首白旗;陛下平齐,兵不血刃,愚谓圣略为优。”高祖大悦,赐帛三百匹、米三百石、宅一区,并赐象笏及九环金带,自余什物称是。又诏所司给安车驷马,令随驾入朝,并敕所在供给。至京,敕令于大乘佛寺,参议五礼。宣政元年,拜露门博士、下大夫,时年八十余。寻致仕,卒于家。

    (节选自《周书·熊安生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     服膺:铭记子心

    B. 先儒所未悟者,皆发明之    发明:研究创造

    C. 当为次第陈之           次第:按照顺序

    D. 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    繁兴:繁多繁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丽骤问之/

    B. 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

    C. 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末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

    D. 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两骤问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尹公正对熊安生渊博的学识深为叹服,他从北齐回到北周后,向高祖详细报告了熊安生的情况,高祖对熊安生大为钦佩推重。

    B. 北周高祖尊儒重道,对没有早一点离开战场来看望熊安生感到很愧疚,熊安生认为即便是黄帝也会忙于战事,更何况高祖是在替天行道。

    C. 熊安生年少时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起初跟随陈达学习“春秋三传”,又跟着房虬学习《周礼》;后来师从徐遵明,潜心学习了好些年。

    D. 北周朝廷推行《周礼》的学说,公卿以下官员多研习《周礼》,但积累下来了几十个没有弄懂的疑难问题,一时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5.把上面课外文言文中加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正于是具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

    (2)俄而帝幸其第,诏不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東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人事的关注。

    (2)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衰败景象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了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

    (4)《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沦落天涯后只能在梦中回味往昔、梦醒时分无限伤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师说》中韩愈赞许李蟠并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cú)晖:落日余晖。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 本诗直率激越,和李白其他作品中清新飘逸的诗风迥异,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紧密相关。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请以“有用和无用”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

    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