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6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B. 利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C.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 选取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

    B.研究CO2在暗反应中的反应途径

    C.恩格尔曼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的

    D.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此反应与吸能反应紧密联系

    C.细胞内ATP与ADP快速转化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图1方框部分是HIV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之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某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类项

    处理前

    用鱼藤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滕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B.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D.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

    B.经过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成熟红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是指葡萄糖在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DNA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成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不断增长

    B.从图中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永生链始终移向细胞同一极

    C.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相同

    D.成体干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其通过            的方式增大了膜面积。中心体常见于         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被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        Hacl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HaclmRNA翻译的Hacl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       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0℃以上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不同的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玉米产量有明显差异,对此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

    实验一: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丙玉米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

    11

    17

    83

    30

    --

    33.2

    19.9

    23

    30.7

    24.9

    15.8

    17

    16.8

    10.9

    --

    注:标“-”为该组合末做实验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对照组的处理温度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最耐低温的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该品种在低温条件下①______,②______。

    (3)实验二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____℃,夜温______℃。

    (4)实验二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白天:______。夜间: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吊兰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1是400倍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其中编号①-⑦表示细胞。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表是4个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量的统计情况。

    细胞数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视野1

    165

    15

    4

    2

    9

    视野2

    128

    7

    1

    0

    3

    视野3

    185

    11

    2

    2

    7

    视野4

    161

    8

    1

    2

    5

    各期细胞数总计

    639

    41

    8

    6

    24

    %

    89.0

    5.7

    1.1

    0.9

    3.3

    (1)图1中属于后期的细胞是         ,据图计算编号⑥所指细胞的实际长度为______微米。

    (2)据表分析,图2中a-e各状态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填编号),判断依据是______。

    (3)某同学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一段时间又转入清水中,培养一定时间,制片镜检。拍摄的显微照片如图3,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原因是         

    (4)细胞周期检验点使细胞周期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下图所示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检验点5的作用为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由此可推测B时期为细胞周期中的         期,检验点2的作用是检验细胞中未复制的DNA是否受损伤,用胸腺嘧啶核苷(可抑制细胞DNA合成)作用于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后,细胞能否通过检验点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诱变处理获得乙的同时,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表现型的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性。

    (2)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育种技术。

    (3)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通过_________酶剪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废纸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左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废纸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的环境中。②中获得的酶是       酶。

    (2)若从土壤中分离出上述微生物,应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加入    形成红色复合物进行筛选,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接种后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上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为该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细胞在融合前,可先除去             ,余下的部分称为          。这一步骤中若用酶解法,所使用的酶是(   )

    A.多肽酶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脂肪酶

    ②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        。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细胞或胚胎,然后用            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         ,所形成的D称为       

    ②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浆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图中B为           

    ③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C有       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             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注入             培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