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实验题 1 题,工业流程 1 题,综合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7 题
  1.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每个人都要补碘

    D.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4N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原子总数为8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溶液中:Cu2+、NH4+、C1-、SO42-

    B. 常温下pH=1的溶液中:NO3-、K+、Na+、I-

    C. 在1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中:K+、SO32-、SO42-、C1-

    D. 0.1mol/L的A1C13溶液中:Na+、HCO3-、NO3-、Fe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乙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X、Y、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B.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 析出的黄色沉淀易溶于乙醇

    D. X与Z属于同一主族,X与Y属于同一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原因都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原因

    A

    金属铝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有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生成

    氢氧化钠溶液量不足

    B

    金属铜加入浓硝酸中

    产生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生成SO2

    C

    将洁净的铜丝插入高温硫蒸气中

    红色铜丝变黑

    生成Cu2S

    D

    向碳酸钠固体上滴加少量盐酸

    无气体产生

    生成碳酸氢钠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KIO3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2OH-+H2↑

    B. 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K+,其迁移方向是从右到左

    C. 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pH增大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KIO3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C(s)+2H2(g)=CH4(g)   △H1  K1  C(s)+O2(g) =CO2(g)  △H2  K2 ;C(s)+O2(g) =CO(g) △H3   K3;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H   K(其中△H为焓变,K为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H3-2△H2-△H1

    B. K=2K3-K2-K1

    C. 若平衡时c(CH4):c(CO2):c(CO):c(H2)=1:1:1:1,则K一定等于1(mol/L)2

    D. 减小压强可增大CH4(g)和CO2(g)的平衡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水合肼(N2H4·H2O)是无色、有强还原性的液体,实验室制各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1O=Na2CO3+N2H4·H2O+NaCl 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

    步骤1:制备NaC1O溶液。已知:3NaC1ONaC1+NaC1O3

    (1)用烧碱固体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         B.烧杯      C.移液管      D.玻璃棒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装置C中出现堵塞,玻璃管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B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步骤2:制取水合肼。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2NaC1O=N2↑+3H2O+2NaC1)。

    (3)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A”或“B”);

    A.NaOH和NaC1O混合溶液           B.CO(NH2)2溶液

    步骤3:肼的性质分析与测定。

    (4)水合肼与氨水性质相似,属于二元弱碱。水合肼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正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称取馏分0.3000g,加水配成加20.00mL溶液,一定条件下用0.1500 mol/L的I2溶液滴定。

    ①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工业流程 共 1 题
  1. 钴被誉为战略物资,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12O3、MnO等)制取钴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1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Mn(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1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萃取剂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填代号)。

    A.1.0~1.5         B.2.0~2.5      C.3.0~3.5      D.4.0~4.5

    (5)“沉钴”时生成Co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空气中焙烧CoCO3生成CoxOy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4.82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则CoxO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资源化利用CO具有重要意义。

    (1)CO可设计成燃料电池,熔融Li2CO3和Na2CO3的混合物作为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氧化剂是含CO2的O2,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同时制得副产物氢气,装置如图所示(电极均为石墨电极)。该装置中应选用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2)CO是高炉炼铁的重要还原剂,炼铁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

    △H(kJ/mol)

    I. Fe2O3(s)+3C(s) 2Fe(s)+3CO(g)

    +489

    II. Fe2O3(s)+3CO(g) 2Fe(s)+3CO2(g)

    -27

    III. C(s)+CO2(g) 2CO(g)

    X

    试计算,试计算,X=_________。

    T1℃时,向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I,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某条件,v(逆)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持温度、体积不变,使用催化剂   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      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CO

    (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2与足量的碳发生反应III,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T℃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2v正(CO2)=v正(CO)

    c.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e.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并维持体积不变,再次达平衡时压强小于原平衡的2倍

    ③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反应III在T℃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设总压强为P总,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及性质

    A

    A在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B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C

    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C能形成两种氯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35.5

    D

    D与B同主族,且通常状况下D没有正化合价

    E

    E在周期表中位于IA族,有人认为将其排在VIIA族也有一定道理

    F

    F与B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A或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反应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E形成的一种简单离子能支持“将E排在VIIA族”这一观点,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与D可以按原子个数比2:1、1:1形成两种化合物X、Y,区别X、Y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Z与X、Y中的一种电子总数相同且能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化学式表示)

    (3)请画出化合物F2B2的电子式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4)将A、C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该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_(填“A”或“C”),写出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