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 “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 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 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同时代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

    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⑤③⑥①

    D. ④②③⑤①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贺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 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

    C. 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怨怅(chànɡ)  着意(zhuó) 面面厮觑(qù)

    B. 逞辩(chěnɡ)  聒噪(ɡuō)  不省人事(shěnɡ)

    C. 带挈(qiè)   避讳(huì)  顿开茅塞(sè)

    D. 桑梓(zǐ)    星宿(xiù)  箪食壶浆(d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吹虚 经世奇才 顿开茅塞   B. 愧赧 如雷贯耳 思贤如渴

    C. 延席 三顾茅庐 民殷国富   D. 作揖 若若连声 剜口割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华的妈妈迎着来访的老师,激动地说:“您能不顾疲劳,三顾茅庐,太令我激动了。”

    B. 主任赵秉明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关心青少年的模范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C. 中学生写作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生活的积累;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D.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教,真是三生有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是假设关系复句。

    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是条件关系复句。

    C.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是并列关系复句。

    D.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7届中考海南卷)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 《范进中举》塑造了一位热衷功名、懦弱无能而又圆滑世故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幅作品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 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选(______)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_______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 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 “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 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朝而往,暮而归   男有分,女有归

    B. 颓然乎其间者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 醒能述以文者     皆披发文身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 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 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 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 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 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种含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爱上层楼,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莫说相公痴,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唱出了“_____,_____”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_____,_____”,令人敬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蹬布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 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 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1.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2.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

    3.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

    4.第③段写到“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

    5.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响莲和爸爸聊天,她会怎么说呢?请顺着下面的句子写出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________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题二:“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