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鲁迅先生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这就是我的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写一篇记叙文。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俯身倾听着,分biàn着,心神犹如róng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lǜ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á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霜降过后,气温继续下降,经霜的草木加速凋零,正所谓“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B.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C. 入秋后,我市千垛菜花景区菊花又开了,红色啊、黄色啊、白色啊……五彩缤纷,靓丽多彩。

    D.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失得销声匿迹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操千曲而知音,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________。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__________________。

    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_______)

    A.格列佛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脚踏实地,头顶太阳”等等。但是文中又在提醒着我们那位国君不过身高十几厘米,“言”与“实”的差距使人捧腹不止,加大讽刺效果。

    B.“你的同胞中,大多数都是自然界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这是慧骃们对格列佛同胞的评价。

    C.《格列佛游记》熔现实与幻想为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格列佛游记》中多次提到中国:中国人的书写自左而右;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人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言语拼写简单。

    E.大人国与他国无交通往来,但国王也会蓄养军队,军事化训练百姓,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也犯了人类的通病:贵族争权夺势,人民争取自由,君主要求绝对专制。

    (2)他(布鲁特斯)脸上任何细节都在彰显着他至高无上的品德、坚定无畏的胸怀、真诚炽烈的爱国之心。看到这两位伟人已经能够互相理解,我觉得非常高兴。坦率地向我承认:他一生虽然建立了很多丰功伟绩,但是与布鲁特斯的荣耀相比却逊色得多,因为正是布鲁特斯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这一情节是格列佛游历飞岛国的_______(填岛名)所经历的,在这里他正跟布鲁斯特和_______(填一人名)谈话。在飞岛国,很多情节都极具讽刺效果,如统治镇压的手段、教育的方式等,但慧骃国却是作者理想的国度,试举出一例说说慧骃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专题与实践活动

    某实验学校开展了“我与气象物候”的主题活动。

    ⑴(探究鉴赏)九年级某班班举行经典诗词朗诵会,班长朗诵了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词《南乡子·花落未须悲》。请你试着从中找出一句含有物候现象的诗句,并说明其呈现了怎样的物候现象。

    全词内容如下: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关注民生)秋收在即,小明的父母利用农闲去了外省务工,家里只有年老体衰的奶奶,请你以小军的身份打电话提醒父母及早做好安排回家农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关注自然)小组成员小华在观察物候时发现我们靖江的菜花要到每年农历三月底左右才能观赏,而云南罗平在三月初就能观赏,青海的门源七月依然可以观赏。为什么观赏菜花的时间有先后呢?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唐)卢纶《送李端》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故关衰草遍,离别争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处期。

    (注)①“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1.诗人以一个“______”字奠定全文感情基调,“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2.请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

    B. 颔联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

    C. 此诗既有怜友,亦有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

    D.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句句扣紧主题,既有寄情于景,又有直抒胸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节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释)①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春和景明(___________)     ⑵心旷神怡(___________)

    ⑶悉成明霞(___________)     ⑷得踏危石(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记》

    B. 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 不以物喜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一则)

    D. 悠然有遗世之想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太 虚 一 碧 长 江 万 里 无 复 微 云 点 缀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濒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⑤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1.⑴文中第④段加点词“居然”能去掉吗?为什么?

    ⑵简要说说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下列选项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 例如,昆虫吃的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B.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60%的蜜蜂消失。

    C.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种离不开蜜蜂。

    D.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3.文章结尾说“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联系自身实际,说说我们在物种保护方面可以做些什么。(至少答两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态度》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坚持不懈地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抵达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上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中淡然自如。

    ③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正确的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注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且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是明朗、坚定、睿智、乐观的,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着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那么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的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后,最后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生活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因此而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论点的?

    2.仔细阅读第③段,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综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⑤段划线句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张金凤的《如果耳朵也有乡愁》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最先怀念的,一定是母亲那一声声呼唤。黄昏时候,暮色四合,炊烟袅袅散入天际。大街上玩耍的孩子,草坡里剜菜的孩子,田埂上捕鸟的孩子,沿着小河摘打碗花、捉蚂蚱的孩子,跟小羊在西坡上睡着的孩子,场院上看晚霞走了神的孩子,都会在母亲的喊声中醒来,抖掉满身的草叶、尘土和野地里的风,带一身花香回家吃饭。而今,那一声声呼唤在哪里呢?耳鼓已经寂寞得锈迹斑斑,长满了青苔,如今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就埋在作业本、点读机、电视、电脑中,一个手掌大的手机里,藏着五花八门的游戏,他们戴着厚厚的玻璃镜片儿,佝偻着弱小的脊背,苍白着不沾泥土的小脸,钻进这些数字游戏和电子垃圾里,何须母亲呼唤,他们是宅一族、宅一代呀!

    ②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那些乡村最经典的天籁:清晨里最早叫醒它的鸟鸣,深夜里点缀梦境的落叶的脚步和沙漏般的清露的滴答。最早醒来的那是柳莺,在三月的树枝头跳跃;那是蓝鹊,在五月的麦田上畅游;那是燕子,在高高的电线上、高高的竹竿头、丝瓜藤上、葡萄架上呢喃着春风秋雨,呢喃着临冬的告别和春来的欣喜。夏夜的鸣蝉落脚在一封旧信笺上,那略显微黄的韵脚从稻田边、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吟唱到梨树下小院一角的星辉里,不肯消歇的歌吟半夜都会梦游出口,抚摸静谧夜色里的月华。昏黄的油灯下,伴着母亲纺线织布搓麻绳打补丁的针脚,是促织那深深浅浅、远远近近、平平仄仄的鸣唱,有了它的伴唱,清冷的秋夜似乎就不那么漫长了,寂寞的冬寒似乎就被挡在窗外了。

    ③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惦念田野里那一声声吆牛犁地的声音,大路上催促马拉车的声音,沟畔里驯导羊不要靠近庄稼的声音。牛哞,羊咩,马嘶,那悠然漫长的蹄印,淹没在长长的阡陌间,长长的庄稼垄间。犁铧撕开硬土的声音,锄头斩除杂草的声音,牛鞭在空中“啪啪”一甩,那清脆的抽响,不是在催赶憨厚的牛,而是要拴住浓妆艳抹的夕阳。“呱呱”的驴叫声,是农耕交响曲里的高声部,短促高亢,却充满了号角般的激情;还有马的一声声响鼻,从架子车里传来,仿佛在讥笑那些沉甸甸的庄稼垛,在藐视那些看起来沉重的农活。马的蹄印“嗒嗒”地敲击着石板铺成的桥,驾轻就熟地驮着那熟睡的庄稼回村。

    ④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河畔上的交响曲,青蛙是主唱,它伏在芦苇间、菖蒲间,拨动着青苔,滑动着清水,它“咯咯,咯咯”地练声,然后“呱呱呱”高昂、气壮山河地高唱,那是撕裂长空般的欢笑,那是笑傲江湖的豪爽。来助演的还有那些小虫,它们声部庞大,井然有序,高声部在歌颂光明;低声部伏紧大地,握紧了大地的脉搏;中声区委婉迤逦,有时候也跳跃爆发一个小花腔,如那钻天的云雀。虫子们、青蛙们唱累了,会给一个弱小的纺织娘展现的机会,那琴弦上汩汩流淌的是抒情的小夜曲,与叮叮咚咚的溪水渔樵问答、和谐统一,许多小虫们就跟着那些琴声练轰鸣,如赞美诗般神圣。

    ⑤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记得每一个柴门里的每一声犬吠,它记得谁家的雄鸡在清晨的墙头上,最自信地嘹亮歌唱;它记得那些咕咕叫的母鸡,在草垛根呼唤小鸡来吃虫的殷切;还有那些虚荣的年轻母鸡,每一次下蛋,都会张扬得村庄里每个角落都听见。这些,耳朵都记得,它都想念,可是,都远啦!村庄里还有狗,却不是那些柴门边巡夜的狗,它们睡在沙发上、炕头上,是卷毛的宠物,它们早已经背离了看家护院的神圣使命,它们的叫声谄媚而矫情,远没有穿透黑夜的力量和威慑罪恶的正义。母鸡们群居在狭窄的笼子里,一生的使命,就是在体内用激素制造出圆溜溜的谎言,来欺骗世界。公鸡们更是凄惨,高科技缩短了它们的生命,一只骨骼未成年的雄鸡,被迫不及待地送上了人类的餐桌,满足那饕餮的嘴巴。乡村的雄鸡高唱图呢!耳朵,伤心地想,这图景,真的存在过吗?耳朵不记得了,难道它也老了?

    ⑥故乡,故乡,请唤我,唤醒我几近失聪在异乡的耳朵,游子将沿着你的召唤回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10月4日,有删改 )

    1.请简要概括文章①—④段作者所回忆的故乡声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和____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里_________________,富有情趣,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⑤段,请说说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

    3.本文取题为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很有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评价这个文题的特色(不超过10个字),并分点说明理由(不少于3点)。

    总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点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鲁迅的《故乡》都写了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人、事、景、物,请概括本文中的作者和《故乡》中的“我”对于故乡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