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名著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红绡(xiāo)      鹰隼(sǔn)     两靥(yàn)       乳媪(ǎo)

    B. 捧袂 (jué)       玉醅(pēi)     鼓枻(xiè)       龟裂(jūn)

    C. 襜帷(chān)       桀骜(ào)      铁臼(jiù)       绣闼(tà)

    D. 庖丁(páo)       挣揣(zhuì)     汶汶(mén)       圜墙(yuá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夙婴疾病.:缠绕            

    日薄西山:迫近

    置杯焉则胶:粘连不动        

    新沐者弹冠:洗身

    B. 逸兴遄飞 :急速地          

    流觞曲水:酒杯

    垣墙周庭:四周           

    余稍为修葺:修补

    C. 吾妻归宁:女子出嫁         

    命途多舛:不顺

    寻蒙国恩:不久            

    迨诸父异爨:等到

    D. 形影相吊:慰问            

    过蒙拔擢:提拔

    躬逢胜饯:亲自            

    负大舟也无力: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于文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里中的“趋庭”指来到父亲的面前,接受父亲的训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B. “时维九月,叙述三秋”里的“三秋”,古人将秋天分为仲秋、孟秋、季秋,分别指的是七、八、九三个月。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里的“乌鸟私情”是说乌鸦衰老时幼鸦会捕食喂它,后来用“乌鸟私情”比喻对长辈的孝养之情。

    D.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里的“流觞曲水”指古人的饮酒的游戏,“觞”指的是酒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四幅对联,依次对应的建筑,正确的一项是                  

    ①龙德正中文,回海雍乾熙符光远;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

    ②孤鹜落霞生秋水,才人江上送斜阳。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眼底乾坤千里月,胸中忧乐万重山。

    A. 北京太和殿/黄鹤楼/眉山三苏祠/岳阳楼

    B. 南京夫子庙/滕王阁/杜甫草堂/黄鹤楼

    C. 北京太和殿/滕王阁/杜甫草堂/岳阳楼

    D. 南京夫子庙/黄鹤楼/眉山三苏祠/岳阳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句字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斑纹》)

    B. 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啸,瓤肉莹白如冰雪。”(《南州六月荔枝丹》)

    C. 根据河流动力学,设计了内河,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岛上的灯光水塔也就成了航标灯塔。(《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D. 柳枝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了,可是他们也要细末细琢地粘上去。(《景泰蓝的制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根据《茶馆》《雷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一段对话选《茶馆》,根据内容,分别写出相应的人物名称。

    A: 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 B, 您怎么样啦?

    B: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A:  B,您能写能算,难道找不到点事儿做?

    B:  嗻,谁愿意瞪着眼睛挨饿呢!可是,谁要我们是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C: (端起一壶茶来。给A钱)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给这么点吧。

    A: (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A是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

    (2)“他身体魁伟,粗黑的眉毛几乎遮盖他的锐利的眼,两颊微微地向内凹,显着颧骨异常突出,正同他的尖长的下巴,一样地表现他 的性格的倔强。”这是《雷雨》里哪个人物的外貌描写?__________

    (3)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朴园的形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鹏,字奋斯,福建莆田人。幼慧,有与其父仇,欲杀鹏,走匿得免。顺治十七年,举乡试。耿精忠叛,迫就伪职,鹏阳狂示疾,椎齿出血,坚拒不从。事平,谒选,康熙二十三年,授三河知县。三河当冲要,旗、民杂居,号难治。鹏拊循惩劝,不畏强御。有妄称御前放鹰者,至县索饩牵,鹏察其诈,絷而鞭之。治狱,摘发如神。邻县有疑狱,檄鹏往鞫,辄白其冤。二十七年,圣祖巡畿甸,召问鹏居官及拒精忠伪命状,赐帑金三百,谕曰:知尔清正不受民钱,以此养尔廉,胜民间数万多矣!

    三十三年,疏劾顺天乡试中式举人李仙湄闱墨删改过多,杨文铎文谬妄,给事中马士芳磨勘通贿。下九卿等察议,以鹏奏涉虚,因摘疏语有“臣言如妄,请劈臣头,半悬国门,半悬顺天府学”,以为狂妄不敬,应夺官。命鹏回奏,鹏疏言:“会议诸臣,徇试官徐倬、彭殿元欺饰,反以臣为妄,乞赐罪斥。”上不问,而予倬、殿元休致。

    是年,顺天学政侍郎李光地丁内忧,上命在任守制,光地乞假九月。鹏劾光地贪恋禄位,不请终制,应将光地解任,留京守制,上从之。会廷臣集议,鹏追论杨文铎文谬妄,与廷臣忿争,事闻,命解职,以原品效力江南河工。三十六年,召授刑科给事中。三十七年,出为贵州按察使。

    广东因借兵饷,改额赋征银为征米,较估报时值浮多,户部屡饬追完。鹏至官,是年岁稔米价低,以米计银少七万三千有奇,疏请令经管各官扣追存库,并议嗣后额赋仍依原则征银,采购兵米;其按年应追完之银,实因丰歉不同,米价无定,乞免重追:诏允行。鹏视事勤敏,遇墨吏纠劾无少徇。岁旱,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开仓济粟,旋得雨。民大称颂。四十三年,卒官,年六十八,上深悼惜,称其勤劳,赐祭葬。寻祀广东名宦。

    (摘编自《清史稿·彭鵬传》)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匿得免         躲藏

    B. 檄鹏往鞫          审问

    C. 是年岁稔米价低     庄稼成熟

    D. 纠劾无少徇       懈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因放榜之日桂花飘香,又称“桂榜”。“乡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B. “休致”指官吏年老辞官,后泛指辞官,“致仕”、“乞骸骨"亦有此意。原品休致指享有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退休。

    C. “丁内忧”指遭母丧事。源于汉代,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D. “户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他还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旱,步祷日中,诣狱虑囚,开仓济粟,旋得雨。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4.概括文中彭鹏在为官方面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1)词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_____________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报任安书》)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8)_________________,蝇头微利。(王实甫《长亭送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①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②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吗?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无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吗?

    ③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④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是在感觉方面异常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滴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溜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⑤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吗?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吗?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吗?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⑥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⑦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吗?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吗?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们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吗?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1.请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

    2.请结合全文,指出“诗人的孤寂”的原因。

    3.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的一生很漫长,有人说做好长远的规划,可以让自己有目标去努力和奋斗;也有人说与其空谈长远的规划,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自己去寻找和发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