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阻遏(yè)   锐不可当(dāng)  一丝不苟(gǒu)  娴熟(xián)

    B. 诘问(jié)   簌簌(sù)      蹒跚(pán)     殚精竭虑(dān)

    C. 镌刻(juān)  悄然(qiǎo)     婆娑(shā)     颓唐(tuí)

    D. 濒临(pín)   鲜腴(yú)      恹恹(yān)     屏息(bǐ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摧枯拉朽   开垦   狼籍      锐不可当

    B. 旁逸斜出   琐屑   纵横绝荡   触目伤怀

    C. 张目结舌   俯瞰   暮年      白手起家

    D. 眼花瞭乱   建树   咆哮      潜滋暗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把胳膊肘支在桌上,两手张开,托住自己的脑袋,憔悴得一如恹恹欲睡而又努力支撑着的学生。

    B. 在我眼里军队中人要有一种刚强的气息,一种不折不挠的气质。

    C. 春天来了,小伙伴们结伴春游,小溪边的野花格外美丽,我忍不住采了一朵,这真是妙手偶得的美丽呀!

    D. 老母亲拿着死去儿子的照片,触目伤怀,悲痛不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荒野之上,巨石横陈,像无数颗头颅矗立,让我触目惊心。那是一座山崩塌后的遗迹。石头是山的今生。我相信石头也会走动,     ;我又相信,石头也会思索,     ;有一天忽然觉得石头也有生命,     。石头的来世是砂粒,砂粒的来世是土,高原上的土。高原的来世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石头里孵出的不是一座山?

    ①我如果在石头旁站久了,可能就会站成一块石头,而现在的我原本就是石头的我。

    ②有时风是它的脚,有时水是它的脚。就像每一朵云不在原来的地方,每一个人不在原来的地方。

    ③它们相互凝视的样子看上去似乎想得很深,像是一种智者的语言,只是人听不见,听见了也听不懂。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写句子。

    例句:母爱是冬日暖阳,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仿句:父爱是            

    例句:母爱是一把伞,为孩子们撑起一方荫凉。

    仿句:父爱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在斯诺看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古庙临时改建的露天剧场”,这就是红军的宣传武器     ,斯诺认为,没有比它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受益于国人旅游观念的改变。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了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首次突破了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相较于2013年增长了11%。预计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次将达到1.2亿。此前,只要是出境旅游,“买、买、买”基本成为旅游者主基调,高收入人群在境外的消费能力更是惊人,高档衣服、包包、化妆品、名牌手表等尽收囊中,这些“战利品”往往通过集装箱运回中国境内,并频频上演“买空全球”的桥段。

    材料二:从2014年数据来看,人均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近70%,自去年底美国对中国游客签证有效期延长到10年开始,陆续有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等国家已经或准备放宽对中国游客签证。现在,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50个。很多地方的签证淘宝可办,机票和酒店网上预订,国外的机场、繁华商业区到处都是中文标示和会说中文的导购。从日本“扫货”归来的张女士发现人民币增值使同样的日本十日游比两年前便宜了两千元人民币左右。

    材料三:随着出境游人数增加,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也屡屡见诸报端:在新加坡机场,很多中国游客为了抢得廉价航空飞机上的好座位一拥而上,场面几欲失控,其场面滑稽引得很多外国人哈哈大笑;马尔代夫一位中国女游客在微信上晒出了自己刚捞出的珊瑚照,并这样写道:“刚刚捞到的珊瑚漂亮不?”;在清迈的一家五星级自助式餐厅,一些中国游客吃自助餐多吃多占,离开餐厅时桌子上都有很多浪费掉的食物,有些食物甚至没动过。

    材料四:在欧洲,卫生间一般都是座便,一些中国游客出于卫生考虑,如厕时会踩在马桶上;国外餐厅就餐是很安静的,中国人在饭馆吃饭喜欢大声交谈,都是因为中国城市大、人多、喜欢热闹等因素决定的;很多国人出国忘记给小费,是因为中国人的观念没有小费一说,于是被解读成了没有礼貌和抠门。面对国外媒体对中国人出行不文明的报道,专家指出,国际旅游从来都是受双方政策制约的,要减少这样的误会,应该相互多一些理解,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国界和所在区域,出境游渐渐成为一种风尚,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为了倡导文明出境游,《旅游报》开辟了“文明旅游大家谈”栏目。如果你是该报记者,前去采访某旅行社出境游的导游小周,请你准备两个恰当的采访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

    (3)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5)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6)《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开阔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比喻手法描写日夜奇幻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加点词语。

    (1)答谢中书书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澈的声音

    包利民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一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⑪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1.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哪几种“清澈的声音”?

    2.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的心绪。

    (2)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5.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对某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的碎片化阅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问题1:你一般采用什么方式阅读?

    阅读方式

    人数

    百分比

    大部分通过书刊、报纸、杂志

    17

    28.81%

    一般都是网上阅读

    42

    71.19%

    问题2:你进行的碎片化阅读,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传统名著

    11

    18.64%

    网络小说

    20

    33.9%

    时事政治

    31

    52.54%

    生活娱乐

    49

    83.05

    学习资料、论文

    26

    44.07

    其他

    11

    18.64

    (《人民日报》文章:对“碎片化阅读”要保持高度清醒)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有的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并非今日始,但显然,互联网使快餐文化大范围流行成为可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就以某知名短视频应用来说,短短15秒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限制节目时长或字数,这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普遍采取的策略,好处是用户上传的内容因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但害处是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国内外都曾做过实验,在浏览社交媒体若干分钟之后,再让用户去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都会下降。

    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虽然古人也曾有“马上、枕上、厕上”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但所读的内容并不碎片化。

    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人类通过阅读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而视频成为媒介主流的历史不过数十年而已,不论是从人类的认知习惯还是就历史积累而言,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某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2.根据材料总结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

    3.根据材料,推测实体书店没落的原因。

    4.学校举行“碎片化阅读利弊谈”的辩论比赛,甲方观点是“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如果你是甲方辩手,请你拟写一段辩论词,陈述你方观点和理由。(60字以上)

    5.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二选一,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

    题目一: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你一定也沉浸在欢乐之中吧。请以《欢乐的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你留意过你身边的风景吗?校园的、街头的、乡村的、窗外的、路边的……高山、大海、森林、小河……。这些风景有怎样的特点,它为什么能够打动你,请以《     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