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 是坚守艺术良心,保证艺术水准,还是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获得高额票房收入,艺术工作者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C. 进入乌镇,信步于幽深的街巷中,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浏览着一部关于江南水乡文化的线装书。

    D.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到夏天,关于大学生宿舍是否该装空调的话题,似乎都会在媒体出现。其实,参照当今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大学生们要求在宿舍装上空调,实在算不得不情之请。

    ②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③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有所作为,有好大喜功的勇气和精神。

    ④合肥市检察院依法对周继美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向合肥中院提请抗诉。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对于周继美案的定性、认定事实部分基本恰当,但罚不当罪。

    ⑤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班车。

    ⑥中美虽说互为贸易伙伴,但是在对待世界贸易前景问题上,仍各执己见。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西学东渐,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方法趋于简洁,便于运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被遗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更严重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文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被荒漠化。其实,思维方式无所谓优劣。我们并不否认西学学科分类的科学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我们也要看到,它也是有弊病的。而它的弊病恰恰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加以弥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把自己的长处丢掉。

    A

    反而

    甚至

    因为

    而且

    因此

    B

    因而

    甚至

    由于

    但是

    所以

    C

    所以

    并且

    鉴于

    不过

    当然

    D

    故而

    并且

    为了

    同时

    为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拔剑撞而破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芳草渡

    【宋】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 “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C. 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D. 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 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师立者,宋州虞城人也。初为王世充将军,亲遇甚密。洛阳平,当诛;太宗惜其才,特免之,为左亲卫。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其后师立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超拜左卫率。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顾己循躬,实逾涯分,臣是何人,辄敢言反!”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赐帛六十匹,延入卧内慰谕之。罗艺之反也,长安人情骚动,以师立检校右武侯大将军,以备非常。及艺平,宪司穷究党与,师立坐与交通,遂除名。又以藩邸之旧,寻检校岐州都督。师立上书请讨吐谷浑,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附,列其地为开、桥二州。又有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先附吐谷浑,负险自固,师立亦遣人为陈利害,赤辞遂率其种落内属。太宗甚嘉之,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后师立以母忧当去职,父老上表请留,诏不许赴哀,复令居任。时河西党项破刃氏常为边患,又阻新附,师立总兵击之。军未至,破刃氏大惧,遁于山谷,师立追之,至恤于真山而还。又战吐谷浑于小莫门川,击破之,多所虏获。寻转始州刺史。十四年卒,谥曰肃。

    (节选自《旧唐书·刘师立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

    B. 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

    C. 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

    D. 师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超拜,拜授官职时的礼仪,如《汉书·食货志(下)》:“天子乃超拜式为中郎。”

    B. 藩邸,藩,藩王;邸,府邸。藩邸指藩王的府邸。文中借指秦王李世民。

    C. 书奏,臣子向君主进言文书的统称,内容可涉及批评、建议、弹劾等事项。

    D. 表,臣民向皇帝陈述事务、表达衷情、提出希望的报告性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师立有才干。他担任过王世充军队的将军,深受王世充信任。洛阳被平定后,唐太宗爱惜他的才干,特意赦免了他,让其担任左亲卫。

    B. 刘师立深得唐太宗信任。唐太宗曾邀刘师立共同秘密筹划与建成、元吉争夺帝位之事,有时从晚上一直谈到天亮。

    C. 刘师立善攻心术。他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使吐谷浑许多部落主动归顺;他又说服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归顺大唐,避免了战争和杀戮。

    D. 刘师立作战勇猛。他领兵打败破刃氏,并一路追击,直打到恤于真山才返回;被吐谷浑打败后,能反败为胜,虏获很多敌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赐帛六十匹,延入卧内慰谕之。

    (2)长安人情骚动,以师立检校右武侯大将军,以备非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黑人运动天赋高,其实是因为他们遗传多样性高。遗传的多样性为运动天赋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一般来说,在体育项目中, ①___________,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群体整体爆力强,那么他们的耐力素质就会相对较差。而事实是,黑人不仅垄断了短跑这种爆发力强的项目,②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说,黑人的身体条件呈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在不同的体育领域中都能出现顶尖运动员。然而,③______________,比如游泳、象棋、乒乓球等技术性项目。就是因为黑人喜欢的运动大多是跟平时的生产活动相关的,是比较纯粹简单的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面对挑食的儿子,父亲生气地说:“你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还是这么小的时候,吃了多少苦,能有碗饭吃就不错了!”儿子反驳道:“你那是什么年代,我为什么还要自找苦吃?”

    面对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的儿子,父亲又说:“学习哪有这样的,古人头悬梁,锥刺股……”没等父亲说完,儿子抢白道:“听音乐,轻松学习,我的效率更高!”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说,无论什么年代,“吃苦精神”都不能丢;有人说,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何必让孩子们自讨苦吃?还有人说,环境和时代不同了,吃苦的含义也应有所不同,让孩子吃苦,要顺其自然……

    对此,你是如何思考的?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对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封以官爵,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各民族的首领进行间接的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其辖境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按期缴纳一定的贡赋,承担一部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义务。

    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林立,大小族群有几十个之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统治者只有采取特殊的方式,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但要实现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让他们保持原来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持国名、领地封号等;同时,中央王朝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并通过地方土著民族首领,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就是羁縻制度。

    汉朝推行的羁縻郡县制到了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中央王朝开始让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为元朝土司制度中官阶的设立开创了先例。

    元朝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当时只在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设置土司机构。明朝是土司制度完善的时期,明袭元制并大为开拓,将土司制度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土司区、遍设土司,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制度。清朝是土司制度走向衰微的时期。清初土司的数目和分布与明末基本相同,但土司区的大小、土司区的分布和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如土司管辖区的缩小、土司势力的减弱、贡赋制度的严密、征调的频繁、奖惩的严厉以及对土司的各种控制等都与明朝不同。

    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土司制度在产生的初期无疑是进步的,它适应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土司制度的建立也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土司制度的建立还促进了汉文化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土司定期朝贡以及进朝受职,驿站的设置和道路修通,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使西南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元朝在西南民族中提倡儒学、设立学校、传经史;明朝在土司地区设立儒学,强制土司应袭子弟入学;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文教为先”的政策,广建义学、社学等,这些措施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土司制度建立后,西南各少数民族在一段时间内与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更加牢固,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司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动摇了土司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司又日益与中央王朝对立,这种有损于中央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自然是不能被容忍的,于是,“改土归流”就势在必行了。

    1.下列关于“土司制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土司制度中,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享有官爵,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且享有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的权利。

    B. 在土司制度中,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必须承认自己的领地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承担相关义务。

    C. 土司制度在明朝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清朝以后走向衰微,最后又因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原因被“改土归流”。

    D. 土司制度是在两汉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最后到元朝,土司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设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羁縻制度一方面利用土著民族首领对当地各民族人民实施统治,另一方面又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以加强统治。

    B. 羁縻州府县制比羁縻制度简单,表现在中央王朝不再派州府首领,而是建立官阶,直接任命地方土著贵族为州府县的首领。

    C. 元朝和明朝都重视西南地区的教育,设立学校,提倡儒学,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发展。

    D. 清朝的土司制度与明朝时相比,尽管土司的数目与分布与明末基本相同,但土司管辖区、势力以及对土司的各种控制等都发生了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司制度这种特殊政治制度的建立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关,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智慧。

    B. 土司制度的建立与消亡与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晚期又阻碍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C. 土司制度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地区的安定和巩固中央王朝与地方的团结等方面都曾起过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土司一直维护中央王朝的统治。

    D. 土司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衰落、消亡的过程,这既是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制度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作品中不朽——纪念李伯安先生

    孟会祥

    李伯安先生的画,使我从十几年前看到的第一眼起,就被震撼。这种震撼,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减。 2014年5月2日,我收到好友黄天奇先生的短信,他说,这一天是伯安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纪念日。我的心一揪,一种郁结不散的压抑感攫紧了我。

    李伯安先生是河南洛阳人,生于1944年,是20世纪末一位漠视功名、不求闻达、默默耕耘于国画人物之苑的艺术赤子。他广采博纳,融汇中西,大大地丰富了国画人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他痴情于北方老农,画风老辣而雄放。

    李伯安面目清癯,身体孱弱,讷于言辞,平生不惯世路。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精神和才华才全部集中于艺术。他执意西行,义无反顾地画,先受知于东瀛人西部基夫。西部基夫死后,又受知于作家兼画家冯骥才。李伯安什么也不需要,只欣慰于得到鼓励,便有豪情万丈的创作激情。作为黄河之子,从1988年起,他就将目光转向黄河,用人物画来表现黄河的精神。他起初的设想是画一幅黄河自源头至入海口的长卷,然而一旦动手,方知工程过于巨大,遂将表现内容缩至仅画河源一段。他先后三次奔赴黄河之源,去探寻藏民生活的奥秘和风情。十年艰辛,几易其稿,终于基本完成了这幅高1.9米、长122米的长卷。由于画中的藏民生活在黄河之源,而黄河又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因此该画定名为《走出巴颜喀拉》。全画描绘了266个神态各异的藏族人物,分“圣山之灵”、“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玛尼堆”、“劳作”、“歇息”、“藏戏”、“赛马”、“天路”等十个部分。精彩绝伦的画面,犹如一曲曲气势恢宏的高原生命赞歌。一组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和浩然大气的节奏安排,寄寓了大河东流去的万古豪情,彪扬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河文明。高昂的立意,恢宏的气象,精湛的刻画,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使《走出巴颜喀拉》当之无愧地跻登中国人物画经典之列。

    李伯安《走出巴颜喀拉》的杰出之处,一为大,一为新。通常,中国艺术长于短章,缺少宏大叙事;长于闲逸轻灵,短于深厚壮丽。《走出巴颜喀拉》深厚的人文背景是黄河与五十六个民族吾土吾民的历史与精神。李伯安借助对藏族人物的刻画,唤醒了人们久已尘封的宗教般的情愫,庄严而又肃穆。建立在素描基础上的准确造型,与刻符、岩画、雕塑、舞蹈等原始艺术融会贯通,三代秦汉的民族血气,顿还旧观。其人物面部表情的处理细腻精到,而衣着、场景又大笔渲染,整个画面工细到极致,又写意到极致,似有笔有墨,又似无笔无墨,中西交汇,法度全新,现代美术的瑰丽,在此呈现。

    不夸张地说,如此史诗般的作品,李伯安之前没有,李伯安身后至今没有。有的评论家把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与蒋兆和的《流民图》相提并论,它当之无愧。

    1998年5月2日,李伯安猝然倒在这幅长卷之前。像《红楼梦》伟大的残缺一样,《走出巴颜喀拉》的第十部分只是草稿。为了心中的艺术,李伯安把自己完完全全融进了巴颜喀拉那漫天皆白寥廓无垠的圣境…… 想李伯安先生一生郁郁,乐荣有限,而天地不仁,偏偏不假其年!在世之时,魂牵梦萦的是画;撒手之际,恋恋不舍的也是画。他将灵魂熔铸于画中,升华于画中,他也在作品中不朽!

    冯骥才这样评价他:“在中国画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度上,站着一个巨人。今天的人更多是认定他的艺术成就,而将来的人一定会更加看重他的历史功绩。因为只有后世之人,才能感受到这种深远而永恒的震撼。”

    (选自《名人传记》2014年第09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标题是“在作品中不朽”。作者所谓的“不朽”,既是指李伯安的高洁品质不朽,也是指李伯安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伟大的艺术成就、历史功绩不朽。

    B. 第一段,作者叙述了自己的两次心灵波澜:一是初看李伯安画时的“震撼”,一是接到朋友关于李伯安逝世纪念日的短信时的“压抑”。前后对比,突显李伯安对自己的影响。

    C. 第二、第三两段,概述李伯安的艺术人生。这两段既写及他超拔出尘的为人,也写及他在绘画上的经历、际遇、风格,点明他昂扬的创作激情和崇高的艺术追求。

    D. 文末,作者直接引用了冯骥才对李伯安的评价。这一是因为冯骥才是李伯安的知音;二是因为冯骥才对李伯安的评价与前文内容相契合,与作者自己对李伯安评价很近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伯安从1988年起,他就将目光转向黄河,用人物画来表现黄河的精神。他起初的设想是画一幅黄河自源头至入海口的长卷,然而一旦动手,方知工程过于巨大,遂将表现内容缩至仅画河源一段,成为一个遗憾。

    B. 李伯安是20世纪末一位漠视功名、不求闻达、默默耕耘于国画人物之苑的艺术赤子。他面目清癯,身体孱弱,讷于言辞,平生不惯世路。正因为如此,他的精神和才华才全部集中于艺术。

    C. 《走出巴颜喀拉》寄寓了大河东流去的万古豪情,彪扬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黄河文明,当之无愧地跻登中国人物画经典之列。

    D. 《走出巴颜喀拉》深厚的人文背景是黄河与五十六个民族吾土吾民的历史与精神。说明了中国艺术长于短章,缺少宏大叙事;长于闲逸轻灵,短于深厚壮丽。

    3.为什么说李伯安的画作《走出巴颜喀拉》是“史诗般的作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日光照射,峰峦明暗变化,表现泰山的高大巍峨,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秀丽。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演奏动作已毕,而听众们仍沉浸于音乐情境,久久不能自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