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句子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诽红   躁热   黝黑   油光可签   成惶成恐

    B. 樱花   宛如   掌故   藏污纳垢   和颜悦色

    C. 搦水   平慵   朦昧   仰扬顿挫   筋疲力尽

    D. 劳碌   僵绳   慰勉   正禁危坐   为富不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标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逊(xùn)  诘(jié)责   不辍(chuò)  骤(zhòu)雨   杳(yǎo)无消息

    B. 佃(xì)农   妯(yóu)娌   髭(cǐ)须   一绺(liǔ)     深恶(è)痛疾

    C. 鬈(juǎn)曲 禁锢(gù)   酒肆(sì)   锃(chéng)亮  刀剑入鞘(shào)

    D. 滞(zhì)留  炽(chì)热   踱(dù)步   猝(cù)至    趣味盎(àng)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总司令在母亲锺太夫人逝世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可谓“朴素见真情”。

    B.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C.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内容多问候的套话和日常事物的叙述。

    D.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面崔颢《黄鹤楼》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崔颢的名作,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思乡之情。

    B.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 颔联是首联的延伸,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 尾联以议论作结,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那种“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的心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际在线11月4日消息:随着神州八号飞船的返回舱平稳着陆,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结束。对于中国在航天探索领域再次取得重大成功,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很多专家、学者均表示热烈祝贺。

    欧洲航天局国际关系部官员卡尔·博格奎斯特对中国天宫一号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说,这一成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将为中国进一步提高载人航天水平提供宝贵经验。博格奎斯特说,欧航局为中国再次取得成功感到高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基础坚实,其每次进步有目共睹。美国华裔宇航员焦立中说,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中国均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这令人印象深刻。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整个对接测试中表现得完美无瑕,表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具备高水平的计划和执行能力。

    A. 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B. 欧航局为中国再次取得成功感到高兴

    C.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连成一体

    D. 海外祝贺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2)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任花香盈袖,感慨天长地远,相思无处可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祯《赠从弟》一诗中,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汉乐府《长歌行》中感叹时光飞逝,勉励人们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 (_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_)

    (3)从流飘荡(________)

    (4)鸢飞戾天(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顾恺之说会稽山“千岩竞秀”,鲍照也有“积山万状,负气争高”之句,吴均化而用之,形象写出舟行途中所见高山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的情趣的句子是:

    4.(甲)(乙)两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5.(甲)(乙)两文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外文言文阅读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是发笑。

    ——节选自明朝 江盈科 《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的客舍。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鼠何名老虫了      ②惊错欲走

    2.翻译句子

    城中安得有此兽?

    3.作者“徐而思之”后“发笑”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往事

    ——忆我的父亲习仲勋

    习远平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了不起的英雄。13岁上初中时,父亲就因参加进步活动,进了国民党陕西省监狱。1962年,他因小说《刘志丹》遭遇康生诬陷,蒙受不白之冤16年,其中“文革”冤狱7年半。“文革”期间,家人包括我们这些孩子无法探望他。当时,社会上传说很多:有说他提着花岗岩的脑袋去见马克思了;有说他一次批斗以后重病而死了;还有说他自杀了,或失踪了,众说纷纭,杳无音信。我们一家人心上阴云笼罩:父亲可能早已走了,早已不在人世了。

    直到1972年,我们一家人利用春节千辛万苦聚首北京,打听到父亲还健在,我们既兴奋又激动,见到父亲时,我震撼了。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父亲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他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说:“我高兴!这是我高兴的眼泪!” 与父亲团聚,长相厮守,是此刻全家人唯一的期盼。一家人感到最振奋的是:虽然岁月无情,但父亲依然是一派壮心不已的气概,我们放心了。只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疑团:这么多年,没人探望,没人说话,远离亲人,与世隔绝,“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听他慢慢谈起往事,我们才知道,对父亲那些沉重岁月的表述,用“熬过来”这个说法是个天大的谬误。

    身在冤狱,父亲对人民、对党的信念没有过丝毫动摇,他一直准备着为亲爱的人民、敬爱的党继续工作。他说,马克思的晚年,不是背诵拉丁文的诗歌,来保持敏锐的思想和记忆吗?没人说话,我就对自己说话!他开始背诵《矛盾论》、背诵《实践论》、背诵“老三篇”,不但磨砺思想,也磨砺语言。慢慢地背诵如流,昼夜不舍,晨昏无辍,本应度日如年的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悄悄流走了。

    为了保持一个好身体,父亲坚持了长年锻炼,把枯燥的身体锻炼做成了一天最愉快的事情:每天,他先是做一日两次的斗室转圈,先迈步正着转圈,从1数到10000,然后退步倒着转圈,从10000倒数到1;接着,他用肩膀撞墙,用后背撞墙,用拳、用掌击打全身;最后,仰面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仰面躺着,是当时监管方要求的睡觉姿势。监管方固执地认为,侧身睡不易观察到自杀行为,坚持要求被监管人仰面睡。为了这个“奇葩”规定,父亲仰睡了多年,上千个日夜,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啊!我想,父亲的身体锻炼中奇特地增加了“仰卧起坐”的情节,肯定是为了对这个“奇葩”规定“以毒攻毒”。

    还是为了有可以持续作战的身体,父亲对自己多年抽烟的习惯也实行了“严格管制”。他原来每天要抽两包烟,逐步减少到每天只抽一支烟。早饭后,点燃烟,只抽上一口就掐灭;吃完午饭,点燃再抽,这次,抽到一支烟的一半,又掐灭,放在一边;晚饭结束,才是他真正享受抽烟愉悦的时间:这次点燃烟后,可以抽完余下的半支烟,直抽到手指掐捏不住烟卷的时候。

    沉冤得雪的父亲回到战友们身边时,大家都十分吃惊。小平和叶帅当时就愣住了,叶帅说:仲勋同志,你16年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好?!毫无疑问,父亲是在逆境中长年砥砺的敏捷思维和健康体魄。

    1975年秋天,我和哥哥都回到洛阳看望父亲,待了没几天,父亲就撵我,说:“远平啊,让你哥带着,去他插队的梁家河看看吧。你当了工人,工资虽然低,比起你哥呆的地方,可幸福多了,陕北农村才是最苦的!顺路,去你大姑那儿看看,别忘了大姑一天一碗羊奶的情意!” 大姑是父亲的亲妹。1968年,哥哥15岁,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被有关部门多次关押审查,出来时,身体非常虚弱,全身都是虱子。哥哥到关中富平老家大姑家里休息很长时间,大姑一天一碗鲜羊奶喂着,他才慢慢调养好。

    我和哥哥先到了富平县城关镇大姑家,我至今不能忘记,见到父亲的亲妹妹大姑时心里的震撼:大姑一辈子在老家当农民,虽然才50多岁,但头发已经灰白,苍老得让人心酸。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富平地处八百里秦川,曾是汉高祖的粮仓,是陕西的富庶平安之地,当时也处于困厄之中。我们当时过得苦,可老家的农民更苦。这时,我也才理解了为什么父亲临行前,亲自张罗那么沉的礼物带给老家,他在对大姑表达救回哥哥生命的感激。同时,也是在尽自己当时能尽的最大努力,力图犒劳一下在我们一家艰难时伸出援手的老家乡亲们。父亲的礼物分给大姑和乡亲们的时候,真的激起了一片欢腾。可吃饭时,酒可不是一人一杯那么奢侈,而是倒在一个小盅里,一人一小口,转着圈喝。

    第二天,哥哥投入紧张的农活,我也上了“火线”。陕北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村里最远的地远在10里路外。这时,我才发觉,与陕北农民相比、与哥哥相比,我差得太远啦!他们力气可真大啊,近百斤重的一捆麦子上了肩膀,10里山路要一气儿走下来,中途不能落地休息,一落地,麦子就散了。就这样,在黄土高原的山路上来来回回,扛着一捆捆麦子,像是小跑,一扛就是一天,直到天黑,衣服被汗湿得能拧出水来。

    晚上,哥哥特意把窑洞里他的铺让给我睡,因为他的炕席下面撒了六六粉,可以防虱子、跳蚤、臭虫。可是第二天,我还是被咬了一身水泡,痒得没处抓挠。我问哥哥怎么样,因为他睡的炕席下面没撒六六粉。哥哥笑了,说:“我的皮肉已经被咬结实了,现在,任什么东西再咬,也咬不动啦!”

    父亲吩咐我的这次陕西之行,既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终身受益。此后,我不止一次回到陕西农村。我慢慢认识了陕西农民和他们的生活,再没有什么苦和难,能在我的眼里称得上是苦和难;也再没有任何障碍,能分离我与陕西老家乡亲们的血肉之情。

    父亲的葬礼上,我记得一个让我永难忘怀的特别画面:他静卧在鲜花丛中,遗体正前方安放着陕甘的小米、家乡的黄土,送他最后一程。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最亲莫过父子”。为什么久别重逢第一次见到父亲,他却久久凝视,“一句话说不出来”?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

    2.父亲没有被枯燥的生活击倒。身陷囹圄中,他是如何战胜寂寞和孤独的?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3.为什么作者说听他父亲谈起往事,他们才知道,对父亲那些沉重岁月的表述,用“熬过来”这个说法对父亲而言是天大的谬误?

    4.父子相见没几天,父亲就把“我”“撵”到哥哥插队的乡下去了,这是为什么?父亲特意嘱咐“我”看望大姑,体现了父亲什么心理?

    5.在作者浅淡动情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扎根乡土、回报人民的高风亮节。纵观全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谈谈父亲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答出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内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A《_______

    你的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认识鲁迅。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海婴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各式各样有趣的玩具,鲁迅也一改平日只光顾书店的习惯,常常在一些杂货店和卖玩具的摊位上驻足,花心思为孩子挑选玩具。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B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感想: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2 题
  1. 从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选项填空。

    1936年,美国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后来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此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___的真实生活。此书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____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备选答案:A.红色中国   B.中国共产党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对“他”所做事情的描述。

    他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因常买书买报被父亲责骂。从1911年到1927年上井冈山为止,从没间断过阅读北京、上海、湖南的日报。

    他身材魁梧,像老虎那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非常喜欢马。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他承袭了他的威望。他能言善辩,能把死人说活。

    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头脑冷静,善于推理,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他的名字听起来格外响亮,他在军事上统领红军全军,在军事战略理论方面以及战术层面没有人能与他媲美。

    “他”是谁?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备选答案:A.贺龙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朱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我重新认识了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