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给予(jǐ)   阔绰(chuò)  过瘾(yǐn)

    B. 恐吓(hè)   愕然(è)    隔膜(mé)

    C. 嗤笑(chǐ)   栈桥(zhàn)  煞白(shà)

    D. 脚踝(huái)  髀骨(bì)   惘然(wà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和煦   犬吠   歇思底里

    B. 潮汛   胆怯   与日具增

    C. 肥硕   鄙夷   十拿九稳

    D. 恣雎   褴褛   狼狈不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态描写)

    B.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动作描写)

    C.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动作描写)

    D.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心理描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孤独之旅》借一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展示了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普遍规律:磨炼使人不断走向成熟。

    B.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对于勒遭遇的描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 《故乡》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

    D.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是作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名词。

    B.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曹文轩,以出色的文笔,荣获2016年‘安徒生奖’。”这个句子主干是“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D.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故乡》,回答小题。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过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地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转换。除了探望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星光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我的精神家园。

    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家乡要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流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阵被掏空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这才发现,惟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修改;年 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1.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故乡,后又写“我”因为故乡建水库即将被淹而痛苦,这样的安排是否矛盾?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动症

    杨红樱

    除了体育老师不说马小跳有多动症,几乎其他所有教过马小跳的老师。都说马小跳有多动症。

    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

    秦老师就这么武断,还没去医院检查,她就断定马小跳有“多动症”。

    过了几天,秦老师问马小跳,想不想在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节目。

    马小跳说当然想,自己做梦都想。

    班上要表演的节目是童话剧《龟兔赛跑》。路曼曼演兔子,唐飞演乌龟。两个主角都有人选了,那么,马小跳又演什么呢?

    秦老师说:“马小跳演那棵树,就是兔子靠着睡觉的那棵树。”

    说是演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马小跳两只手举着两根树枝,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故事是从一只兔子在一棵大树下遇见一只乌龟开始,也是在这棵大树下结束的。所以,马小跳必须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站在那里。

    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

    那个唐飞真是笨,连马小跳都把他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还经常忘词儿。马小跳忍不住就要给他提词儿,唐飞不仅不感谢马小跳,反而去向秦老师告状。

    “秦老师,马小跳说话了。”

    秦老师就来警告马小跳:“马小跳,你要记住,你是一棵树,树是不能讲话的。你再故意捣乱,我就把你换下来。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演你这个角色呢!”

    马小跳知道,确实有很多同学想演他这个角色。

    马小跳很怕秦老师把他换下来,后来在排练的时候,马小跳就不停地对自己说:“马小跳,你是树,不是人。树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知道累的。”

    秦老师看马小跳有进步,就鼓励他:“马小跳,只要你把树演好了,我就让你说一句台词。”

    马小跳说:“你不是说树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吗?”

    秦老师就笑起来:“我们演的《龟兔赛跑》是部童话剧,童话中的动物可以说话,树也可以说话。”_

    马小跳说:“童话中的树既然可以说话,为什么只能说一句,而不能多说几句呢?”

    “不可以。”秦老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只能说一句,但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马小跳后来才知道,这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秦老师说:“别小看这么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可是这部童话剧的灵魂。”

    为了能说这句台词,马小跳在排练中,一动不动地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唐飞记不住词儿,或者是路曼曼出点差错,站三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有。

    秦老师终于同意让马小跳说这句台词了。

    马小跳把这句台词至少练了一百遍。

    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节目之前,马小跳的全身裹满了棕色的布,这是树干。他的手上举着绿色的树枝,就更像一棵树了。他一上台,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他身上了。马小跳是全校闻名的淘气包,所以他在全校的知名度很高。

    “看看,演树的是马小跳!”

    “他真像一棵树。”

    “噢噢,马小跳!噢嗅,马小跳!”

    节目演到最后,马小跳终于用充满智慧的声音,也就是用那种瓮声瓮气、拖声拖气的腔调,说出了那句最关键、最灵魂的台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刚一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炸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故事。

    2.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这句话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B. “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句中连用了两个“眼睁睁地看着”表现了马小跳得意的心理。

    C. 最后一段是侧面描写,表明马小跳的表演获得了成功。

    D. 这篇小说诙谐幽默,充满童真童趣。

    3.结合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完成题目。

    (链接材料)

    心声(节选)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

    京京脸一红,低下了头。可是随即又抬起头来,并且举了举手。

    “什么事?”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1)李京京那么想念一段课文的原因是     ;而马小跳“做梦都想”演童话剧的原因是    

    (2)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她认为     ;秦老师让马小跳扮演树,是因为    

    (3)李京京和马小跳在思想性格方面有哪些异同?

    (4)对于程老师和秦老师,你喜欢哪一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到一本讲鲁滨孙的书。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严寒的一天,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孙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孙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孙,为了也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孙,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站在炉台旁,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孙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

    2.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不超过20字)

    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__________。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①段: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4分)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本单元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有致,人物描写有血有肉,如果于勒又去找菲利普夫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续写,字数600-8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