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16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
    C.铁路旁的树木
    D.铁路边的建筑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某一时刻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是36km/h,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自行车5min通过3.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C.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最大
    D.三者的速度一样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公路两旁的透明玻璃板墙
    C.
    城市道路旁的树木
    D.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6 题
  1. 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为s=vt,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和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________v(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1所示,古代的人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________的知识;如图2所示,钓鱼的人设置的“请不要大声喧哗”的警示牌,是为了避免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潜水员在水中观察岸边的景物时,所看到的景物比实际景物________(填“高”或“低”),这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25°,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则平面镜应绕过0轴沿________时针(填“顺”或“逆”)转过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OA,OA′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下图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束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下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你觉得其中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吗?请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拯救城市的反射光
    美丽的叙拉古是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家乡,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的海岸上.是沟通欧非两大洲交通的重要港口,是军事上的要塞,并且是一个富饶的粮仓.公元前214年,罗马帝国的船队侵略希腊.进攻叙拉古城.强大的敌人帆船队兵临城下,古城中的人惊慌失措,纷纷逃离.但是阿基米德却镇静地叫人们各拿一面镜子在海边列队,把阳光反射向敌人船队的布帆.这些光会聚成又热又亮的先点,照得船上的敌人睁不开眼,浑身发烫,而又无处藏身.不久敌人帆船上的布帆被照得起了大火,吓得敌人不战自退.
    阿基米德的做法源自于年轻求学时期的波赛依顿之光.海中航行时看到一座灯塔的圆顶下发出耀眼的亮光.阿基带德仔细研究发现其秘密:原来在一团篝火的后面,放着一面面金属做的大镜子.通过镜子反射,灯塔的塔身变得加倍明亮,给阿基米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后回答:
    (1)我们把太阳光看作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发生了什么反射?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2)波赛依顿灯塔特别亮,火焰的光线照射到塔上发生什么反射?这种反射有什么特点?
    (3)要使得每个人使用的平面镜的反射光线集中照射到一点上,平行的太阳光射到各个平面镜的入射角是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图).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乎放在平板上,A、B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红想探究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该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他在玻璃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用玻璃板做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3)实验中,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测出物体到平板玻璃的距离等于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测量某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同学这样做: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记为1.65cm,然后翻到书的最后一页,记下页码为275,于是他算得每张纸的厚度为=0.06cm.
    (1)他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请你说出更加合理的测量方法.
    (2)这种测量的思路还可以从在哪些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m、宽2.2m的客车,客车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路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m,问:
    (1)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安全过马路?
    (2)为了减少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行人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