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 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 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织布 B. 耕田

    C. 生火 D. 灌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 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蒸发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氢气 B.氯化钠 C.石墨 D.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镝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C. 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D. 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C.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D.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B.碳酸钠Na2CO3

    C.酒精 C2H5OH

    D.氧气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碳酸二甲酯(C3H6O3)常用作汽油添加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化合物

    B.碳酸二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碳酸二甲酯分子由三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过程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红磷燃烧

    B.蜡烛燃烧

    C.氯化钠加水溶解

    D.木炭还原氧化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

    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

    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 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 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44∶2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_____;

    ②三个硫原子_____;

    ③五个四氧化二氮分子_____;

    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⑤氩气_____;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_____;“2+”表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干冰⑤生石灰

    (1)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

    (2)用作干电池电极的非金属单质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4)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

    (5)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后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颜色和臭味。

    ③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④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燃料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①_____、石油、煤被称为三大化石然燃料;其中_____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燃烧时产生的溶于水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填序号)。

    A SO2 B CO     C CO2 D NO2

    ②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表示的原子,在周期表中第_____主族;若C表示氯离子,则X=_____;

    (3)元素在制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图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最常见的无色液体,H为亮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H_____

    (2)D物质和CO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3)F和G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浓硫酸能吸水用作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按左下表选取药品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I

    块状大理石、10%硫酸溶液

    块状大理石、7%盐酸溶液

    大理石粉末、7%盐酸溶液

    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选填“Ⅰ”“Ⅱ”或“Ⅲ”);不用甲曲线对应的药品,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CO2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①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②CH4在高温下能与CuO反应;③浓硫酸能吸水;④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⑤氢氧化钠能吸收CO2原理与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类似;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_____,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_____溶液的检验装置。

    (4)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由此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理由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莆田黄石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 g

    12.5 g

    158.1 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 g。

    (2)求该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