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关关雎鸠,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关雎》)

    (4)寡助之至,________。(《孟子》)

    (5)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柳永《凤栖梧》)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不以物喜,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9)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表现手法主要有“风”“雅”“颂”三种。

    C.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D. 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名著《呼兰河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以散文化的笔调书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

    B. 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有“跳大神”“观河灯”“看野台子戏” “娘娘庙大会”和“跳秧歌”,只有“看野台子戏”是为活人准备的。

    C. “我”童年的生活主要是在祖父陪伴下度过的,除了祖父外,还写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王大姑娘、冯歪嘴等人物。

    D. 作品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对一则应用文错误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征稿启示

    为了响应“创卫生城市,建文明家园”的号召,我校文学社面向全体同学征集以“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为话题的文章。文体不限,千字以内。请将稿件送至我校文学社编辑部。

    此致

    敬礼!

    2017年11月10日

    富国路中学文学社编辑部

    征稿启示

    为了响应“创卫生城市,建文明家园”的号召,我校文学社面向全体同学征集以“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为话题的文章。文体不限,千字以内。请将稿件送至我校文学社编辑部。

    此致

    敬礼!

    2017年11月10日

    富国路中学文学社编辑部

    A. “征稿启示”中的“启示”应改为“启事”。

    B. 不需要写“此致”和“敬礼!”,应当将其删去。

    C. 应该注明截止时间,这样便于收齐稿件。

    D. 日期“2017年11月10日”应该用大写,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语言运用题

    ①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次礼让,它能让交通更加顺畅;文明是一次等待,它能让公共场所多一份秩序              。有人说,文明离我们太远,其实,就像公益广告里说的那样:文明离我们很近,有时候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

    ②争创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全县上下踌躇满志,如火如荼开展工作,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市民精神得到陶yě(  ),县城面貌呈现出炯然不同的模样,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逐渐销声nì(  )迹,“水晶之都”的这一弛名中外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题。

    格列佛游在小人国的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怨恨,有人准备弹劾他,并且写了一份弹劾状,列举了他几条主要的 “罪证”,请写出至少三条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的用法有何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君将哀而生之乎(___)     (2)殚其地之出(___)

    (3)早实以蕃(___)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4.(甲)文柳宗元希望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乙)文郭橐驼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树木才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朝花夕拾》节选,完成题目。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鲁迅

    ①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②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③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吧,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④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衣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联系上文说说第①段中“这种敬意”从何而来?第⑨段中“新的敬意”又是如何产生的?

    2.在写阿长带给我《山海经》之前,作者又写了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加以分析。

    3.本文中鲁迅对阿长的印象可以说是“由坏变好”,《朝花夕拾》中还有一位重点描写的女性,鲁迅对她的印象却是“由好变坏”,这个人是谁?出现在哪两篇文章中?鲁迅对她的印象为什么不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论美》,完成题目。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②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③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善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④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 “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⑤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3.如何理解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最后的枫叶》,完成题目。

    最后的枫叶

    纽约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珍妮和露丝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露丝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珍妮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医生走后,珍妮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露丝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珍妮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珍妮快步走到床边,露丝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

    珍妮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颗老极的枫树,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露丝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

    “五片?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条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露丝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露丝。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珍妮说。露丝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鲍威尔叫来,给我当那副‘老矿工’的模特儿。”

    鲍威尔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副杰作了,可到现在也

    没有动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珍妮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珍妮把露丝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枫树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露丝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枫树,都默默无言。鲍威尔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露丝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珍妮。

    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枫叶。它是枫树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 树枝上。“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露丝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枫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 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露丝就吩咐珍妮拉开窗帘。那片枫叶仍在那里。露丝躺着,盯着看了许久。 “珍妮,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枫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珍妮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鲍威尔,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露丝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珍妮走过来抱着露丝说:“鲍威尔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 一块涂抹着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枫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鲍威尔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1.本篇小说主要以露丝的行为展开故事情节,请据此在横线上补全故事情节。

    ①年轻画家露丝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②___________ ——③看到不落的枫叶,露丝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④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鲍威尔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

    (1)露丝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从修辞角度)

    (2)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从描写角度)

    4.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结合自己的体验,以“难以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至少分成5段。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