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填充题 5 题,简答题 1 题,填空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3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 Na2CO3和H2   B. Na2O和O2   C. NaOH和O2   D. Na2CO3和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织布 B. 耕田

    C. 生火 D. 灌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镁 C.锌 D.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冰 B.氮气 C.硝酸钾 D.氢氧化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 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 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 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5 题
  1.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金属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B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基本相同

    C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其性质外还要考虑_____(答一点)等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 “钻本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_____(“增大”或“减小”)灶具进风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 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 铝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化合价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得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19H38O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2

    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 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6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甘肃优秀学子、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图2中x的数值是_____

    (3)硫元素和钠元素可形成硫化钠,其化学式为_____

    (4)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加点部分的含义。

    ①构成某硫单质的分子中含有8个硫原子_____

    ②硫原子易得电子形成硫离子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③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填“硬水”或“软水”)。

    ④生活中常用______(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铬(Cr)是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含铬、镍的钢称为不锈钢,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

    (1)纯铁与不锈钢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_____。

    (2)已知铬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2价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3 题
  1. 煤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其对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红磷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写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

    (2)化学老师在倾倒烧杯中的热水时,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时,发现白磷开始冒烟燃烧,由此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是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_____,另一方面_____。

    (4)图2中,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运输汽油的车辆必须张贴的警示图标是_____。

    (5)小颖同学进行图3所示实验时,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看到的现象是_____(“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当蜡烛火焰即将要熄灭时,小颖将烧杯口一侧慢慢抬起,发现蜡烛“死而复生”,蜡烛“死而复生”给我们的安全启示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上图所示装置,_____,装入试剂,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装置K中无水CuSO4_____色;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

    (2)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2.8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8.8gCO2和3.6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_____(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④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均为红色固体,B、D和L均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相同化学性质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①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__;改进装置的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实验二:①两套装置中,漏斗与_____(填“b”、“c”或“d”)的作用相当;大烧杯与_____(填“b”、“c”或“d”)的作用相当。

    (3)实验二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双选)。

    A 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B 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

    D 在户外,可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替代品自制饮用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制取氧气(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C→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出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填a或b)端相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小赵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稀盐酸质量/g

    100

    200

    300

    固体混合物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91.2

    391.2

    试求:

    (1)烧杯②中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g。

    (2)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提示:SrCO3+2HCl===SrCl2+CO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