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

    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国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

    1.词的上阕运用“杜宇”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     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       才能     、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A. 领略  孜孜不倦  登峰造极

    B. 领悟  持之以恒  登峰造极

    C. 领略  持之以恒  登堂入室

    D. 领悟  孜孜不倦  登堂入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诗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B.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C.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诗功夫在诗外,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梁衡《把栏杆拍遍》)

    ①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②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③诗歌之效在诗外

    ④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⑤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

    A. ⑤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⑤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C. 致仕:“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D.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清新质朴的诗风为主。

    B. 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开拓了唐诗的题材。

    C. 李白的诗歌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韩愈赞美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D. 晚唐诗坛余晖绚烂,杜牧的诗构思缜密,曲折隐晦,辞藻精丽,李商隐的诗清新俊逸,于拗折峭健之中现风华掩映之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羊祜传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及长,博学能属文。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秀才,五府交命,皆不就。太原郭奕见之曰:“此今日之颜子也。”

    ②武帝受禅单,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祜进据险耍,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⑤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

    ⑥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学能属文                  属:撰写

    B. 每为边害,祜患之             患:担忧

    C. 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脱:脱离

    D. 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       赡:资助

    2.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的俗称,是和科举制度中最低级的功名。

    B. 颜子,即颜回,也称颜渊、子渊。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C. 庠序,古代泛称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D. 九族:九代家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后所指诸说不同,可泛指亲属。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

    (2)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4.请依据②③两段叙述的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2)蟹六跪而二鳌,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宫赋》)

    (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东过渭河,田堰层迭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缦,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恰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各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尝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1.简析第③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2.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结尾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4.请探究文章以“在河之洲”为题的深刻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何为风度

    张炜

    有人认为陶渊明是“魏晋风度”的最后一片风景,这样讲虽然有点夸张了,但却不可以否认诗人的“风度”,不可以否认他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和象征。

    魏晋在陶渊明之后还延续了很长时间,仍有大量得到记录和未能得到记录的事迹和抉择。“魏晋风度”的“风度”两个字可作何解?首先,“风度”当是一种尊严,没有尊严何来“风度”?所以尊严问题从来都是人生的至大问题。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保持尊严,但前提是它的最终不可丧失。在一个缺乏公正的生存环境里,所谓人生就是尊严不停地被践踏,却要不停地在各种机缘中唤起和保护的一个过程,这其中包含了所有幸与不幸,所有的悲剧喜剧,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与命运有关的一切。

    “魏晋风度”实际上就是讲在嗜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面前,如何保持尊严的一个命题。陶渊明所体现的“风度”,最突出的就是他直到饿死,仍然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底线,没有失掉尊严。社会政治的黑暗促使一些魏晋人物发生了内在觉醒,他们从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转向了对生命本身的珍惜、对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如有人试图以清谈、玄学、饮酒、炼丹这样具体的率真、放诞、飘逸的生活态度,来超越现实和悲哀。这无论如何,比起与强势集团合作要高出许多。这直接是对食物链顶端动物的一种藐视和鄙视,是头颅高昂的人生姿态。在随时围笼的死亡恶境下,一个人能纵酒,能高谈阔论,真是潇洒得可以。这种令人讶异的现象是魏晋所独有的。

    在权威与恐惧面前崩溃而扔掉尊严的人比比皆是。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的尊严每时每刻都在践踏中苏醒或沉睡。被践踏时我们感到无可奈何,悲愤难抑。深夜痛哭,无眠以待东方之既白,都因为有个尊严的存在。没有尊严则没有痛苦;没有尊严即彻底臣服于“丛林法则”。不幸的是,人之为人的那一刻,从混沌到实在的那一刻,也就是人被赋予生命的那一刻,即作为一个容器被注入了良知和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性。人性追求美好与完整的特质是不会完全失去的。有时候看起来失去了,但实际上仍旧顽强地存在于生命之中,不过它隐藏得更深一点而已。

    陶渊明用归去和劳作的方式来保持尊严,这当是一个向度,一个方法,很基本也很有效。他的更大的不同或者说价值,是与这种身体力行相一致的精神探求,是完美精致和深邃悠远的思想表达,是他用全部生命实践所找到的那片“桃花源”。这是他的作为,他貌似“出世”的入世成果。

    永远把尊严握在手中,不让其滑脱,以至于精疲力竭难以坚持的时候,人们便会想起陶渊明。陶渊明就是一个直到死亡降临也要紧紧握住尊严的人。因此他才强烈地感染我们打动我们,有如此的感召力。他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人在最困难无望的绝境尚可以保持尊严。

    1.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述层次。

    2.第二段中说“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途径保持尊严”。请简要概括保持尊严的几种途径。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桃花源”的特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一则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常识指一般人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知识。但有些时候,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