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B. 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C. 唐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 元朝——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 581年、李渊   B. 618年、杨坚

    C. 618年、李渊   D. 618年、李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 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

    D. 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民族政策

    D. 政治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中宗

    D. 唐高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注重任用贤才

    D. 提倡节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在G20峰会闭幕后的5日晚举行。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排除干扰,推动中日关系早日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中日交往可谓是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日交往便十分活跃。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与日本相互学习,中国也向日本派遣留学僧

    B. 遣唐使包括使节、留学僧和留学生

    C. 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鉴真

    B. 张骞

    C. 玄奘

    D. 班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A. 大秦音乐

    B. 楼兰音乐

    C. 天竺音乐

    D. 新罗音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武则天对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  黄巢起义后,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材料四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毛泽东

    请回答:

    (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写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和起止时间。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

    (4)材料四是毛泽东对朱温的评价,概述朱温的主要事迹。

    (5)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是否有关系?试说明理由。

    (6)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感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

    上述是有关科举制度的材料,阅后请问答:

    (1)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3)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至少写两个)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什么作用?你认为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