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不定项选择题 2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用一束紫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 改用绿光照射   B. 改用紫外线照射

    C.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光照射   D. 延长紫光的照射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 光电效应实验   B. 电子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子具有动量和能量

    B. 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C. 黑体辐射规律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D.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若以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

    A. 2Ek   B. Ek+hν   C. Ek-hν   D. Ek+2h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可判断(  )

    A.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发出可见光

    B. 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可见光

    C. 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可见光

    D. 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发出可见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则

    A. m=7  n=3   B. m=7   n=4   C. m=14   n=9   D. m=14   n=1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kg的垒球,以2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1260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360N

    C.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450N

    D.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810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2 题
  1.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B. 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

    C.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上有一个人.原来车和人都静止.当人从左向右行走的过程中(     )

    A. 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人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人和车的速度方向相同

    D. 人停止行走时,人和车的速度均为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两个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7(b)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一个锂核(73Li)受到一个质子(11H)轰击变为2个α粒子(42He)。已知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一个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

    (1)写出该核反应的方程。

    (2)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是多少?(真空中光速c=3.0×108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冰球运动员甲的质量为80.0kg.当他以5.0m/s的速度向前运动时,与另一量为100kg、速度为3.0m/s的迎面而来的运动员乙相撞.碰后甲恰好静止.假设碰撞时间极短,求:

    (1)碰后乙的速度的大小;

    (2)碰撞中总机械能的损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木板B和C。物体A(视为质点)位于B的右端,A、B、C的质量相等都为m,现A和B以同一速度v0滑向静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和C粘在一起运动,A在C上滑行,A与C之间有摩擦因数为μ,A恰好滑到C的右端而未掉下。

    (1)B、C碰撞后的速度?

    (2)最终A的速度为多大?C木板的长度为多少?

    (3)整个过程系统一共损失多少机械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