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

    A. 基督教的传播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新航路的开辟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是(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甚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

    C. 充分显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D. 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而进行革命运动是(    )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护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唐太宗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玄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三民主义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A. 其内容是民族、民权、民主   B. 它是兴中会政治纲领的阐发

    C. 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 它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苏格拉底——《哈姆雷特》   B.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C. 但丁——《蒙娜丽莎》   D. 莎士比亚——《神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A. 颁布了《权利法案》   B. 发表了《人权宣言》

    C. 发表了《独立宣言》   D. 1787年宪法的制定与实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每年7月14日法国人民都会……庆祝这座堡垒被毁灭的日子。只有那些躺在角落中的废墟仍在提醒人们深思,一座原本守卫国家安全的堡垒,是如何变成了人民深恶痛绝的罪恶象征。”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

    A. 发表《独立宣言》   B. 光荣革命   C. 攻占巴士底狱   D. 来克星顿的枪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

    A. 帆船   B. 蒸汽机车   C. 飞机   D. 汽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 殖民扩张的开展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自由贸易的拓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启蒙运动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汤恩曾经如此批评大西洋沿岸某国的政治制度:“顺利的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

    (1)材料一中汤恩评价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请写出为这一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

    材料二 他在国会发表了简短的演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2)材料二中所说的历史人物是谁?材料二中说“我的使命”是什么?他还对美国作出了什么贡献?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结合材料三,分析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这两个国家的革命哪一个更彻底?

    材料四 19世纪,他率兵攻占意大利。一位意大利人就此事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的一句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有一种由衷的、说不出的快乐。”

    (4)材料四中所说的“他”指的是谁?“法国人的鲜血使意大利恢复了生气”指的是什么?意大利人感到“快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世人闻此噩耗,纷纷写挽联纪念,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原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表明这件事还有什么遗憾?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要拥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起黑暗。

    —— 陈独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等人为拥护这两位先生发起了什么运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材料三中说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在哪里?五四运动的性质如何?举出最能反映这一性质的口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