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8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地球由几大板块构成。一般说来,_____;而在外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_____,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_____。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围绕“微笑”进行扩展。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60字左右。

    夏天的一个中午。炎热,喧扰。车子还没有来。百般焦急、无聊之际,忽见一个小男孩朝我微笑,这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的微笑融化了我的烦躁,我的心渐趋平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材料,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牵挂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始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是人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及生活万象的折射与聚焦。正因为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画面,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出许多缠绵的故事。

    要求:文体不限,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桑娅的新生

    【以色列】辛西姬·默凯迪

    清晨,桑娅又在噩梦中惊醒,她仿佛又听到了枪声、敲门声。桑娅赶紧从床上跳下来,蹲在地上双手紧紧抱住头。

    一年前,桑娅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德国那个小城镇,她和她的犹太家庭惨遭蹂躏。党卫军带走了她丈夫,后来桑娅的姐夫也同样被党卫军抓走,她的姐姐、外甥、外甥女被送进一家兵工厂做苦工。最后,党卫军又直接从学校里带走了桑娅的儿子。几个月之后,在人权组织的帮助下,桑娅逃离了德国,只身来到纽约,得到了一份在大商场做缝纫的活儿。可对桑娅来说,她始终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白天,她埋头干活,不和任何人接触。到了夜晚,她躺在床上,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这天中午,桑娅独自坐在餐厅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人叫她的名字,她抬起头,看到斯坦夫人向她走来。斯坦夫人在难民所工作,正是在她的帮助下,桑娅有了住所,找到了工作。斯坦夫人笑着对桑娅说:“我们从德国又救出来两个犹太孩子,一个女孩10岁,还有一个男孩7岁。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受了不少苦,他们需要一个家,。桑娅,我想你也许需要有人做伴。”

    10岁和7岁?正好和她的外甥女、外甥一样大。桑娅摇摇头:“我不想接纳他们。”

    “可起码你应该考虑一下吧?这样,我明天再来听你回话。”斯坦夫人劝道。

    “不需要,这根本不可能!”桑娅的语气很坚决。斯坦夫人惊愕地看着桑娅,桑娅低下了头,直到斯坦夫人离开。

    这天下午,还没到下班时间,桑娅就提前回家了。桑娅回到家,关上所有的灯,便一头扎到床上。斯坦夫人提到孩子的事,又打开了她记忆的大门,触动了她内心的痛楚。她大声哭泣了起来。也不知哭了多久,桑娅抽泣着爬起来,拉开橱柜,拿出一个从德国带出来的小布包,这里面包着她丈夫、儿子和姐姐的三张照片。她一层层解开布包,把三张照片摆在桌上。这三张照片让她悲痛欲绝,但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慰藉。她想起了以前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她突然觉得她应该重新开始,好好地活着,不仅为自己,更是为了照片里的这些亲人。

    桑娅捧着这些照片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我要重新生活,为了你们,也为了我自己!”这晚,桑娅睡得很踏实,这是自从丈夫被带走后,她第一次夜里没做噩梦。第二天醒来,桑娅感到自己很平静,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中午,桑娅焦急不安地站在餐厅门口,搜寻着斯坦夫人的身影。斯坦夫人一出现,她便快步迎上去,忙不迭地对她说:“我愿接纳那两个孩子,尽管我的住所不大,但我能安排好,请相信我!”斯坦夫人紧紧握着桑娅的手:“太好了,我今晚就把他们带过去。”

    下班后,桑娅开始在家里忙着做德国甜饼,她好长时间都没做这个了。她要用甜饼和爱心来迎接孩子。“桑娅!”门外响起了斯坦夫人的声音,桑娅赶紧打开门,看见斯坦夫人站在门口,带来的女孩和男孩分别站在她的两边。两个孩子骨瘦如柴,看上去很悲伤。桑娅的内心顿时翻江倒海。看着他们,桑娅忽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快进来!”桑娅招呼他们。两个孩子身上那套干净的衣服显然不合体,这是难民穿的衣服,以前桑娅来到美国时也穿过,难怪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桑娅,这是莉泽和卡尔。”斯坦夫人对桑娅说道。桑娅像触了电似的全身哆嗦了一下,因为她的外甥也叫这个名字。桑娅疾步上前,走到两个孩子面前,仔细地打量着他们的脸。一旁的斯坦夫人疑惑地问:“怎么了?”女孩慢慢抬起头来,睁大眼睛,似乎也在仔细地观察着桑娅。忽然男孩大声地喊叫起来。

    “怎么啦,卡尔?”斯坦夫人关切地问道。男孩伸出颤抖的手,指着桑娅摆在桌上的照片,冲过去,抓起桑娅姐姐那张照片,把它紧紧贴在自己胸口,带着哭腔喊道:“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桑娅从德国逃到纽约后一直无法走出过去痛苦的阴影,斯坦夫人希望她收养两个孩子,在决定是否收养的两天中桑娅的生活态度发生转变。

    B. 小说叙写犹太人桑娅在美国纽约的生活时,插叙了她在德国的悲惨遭遇,通过叙写她和亲人经历的人生苦难,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

    C. 虽然文中只用较少的笔墨来刻画斯坦夫人的形象,但她对情节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连缀起主人公与外甥等人物,又象征着光明正义力量。

    D. 文中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桑娅的形象,桑娅原本一直沉浸在失去家人的痛苦中,后得知外甥还活着,就变得敢于面对生活。

    2.“照片”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桑娅的新生”为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间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宣三年年四十卒还成都先主甚忡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土有功于国欲行酻遂亲率群主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子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时水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逐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威劝宜遼降,弋曰:“今道路隔寨,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

    (选自《三国志·蜀书·霍峻等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           摄:统领

    B. 伺其怠隙                   伺:观察

    C. 后主践阼,除谒者              除:任命

    D. 大故去就,不可苟也             苟:苟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B.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C.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D. 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霍峻顺应时势,投靠明主。他一开始跟随刘表,接管哥哥的队伍后,他率众投奔了刘备,并对其非常忠心。

    B. 霍峻能力突出,以弱胜强。面对刘璋万人部队为期将近一年的围攻,霍峻抓住其懈怠的时机,一举攻破对方。

    C. 霍弋忠于职守,处事得体。面对后主刘禅无节制的爱好,霍弋列举许多古代的例子,言辞激烈,效果很好。

    D. 霍弋忠心耿耿,追随后主。成都失守后,在不知后主安危的情况下,他不急于投降,听到后主投降,才上表请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眩晕(yùn)    砧(zhēn)板    崔嵬(wéi)    撒手人寰(huán)

    B. 聒(guō)噪    喧豗(huī)     榫(sǔn)头    度长絮(xié)大

    C. 教坊(fáng)   宵柝(tub)     便(biàn)宜    畏葸(xǐ)不前

    D. 数罟(gǔ)     嘈(cáo)杂     症( zhèng)状   悄(qiāo)无声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掌舵   绸缎     迫在眉捷    不经之谈

    B. 涉足   厮打     冰雪消融    神秘莫测

    C. 鞭笞   杜馔     好大喜功     自鸣得意

    D. 哗变   饿殍     沸反盈天     璀灿夺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公布后的事件的真相,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南辕北辙。

    B. 中央多次出台反腐倡廉文件,三令五申,严禁收受贿赂,可是有些人不顾中央的谆谆告诫,依然顶风违纪,不肯收手。

    C. 我国老龄化呈现三大特征:老得快、农村老人多、女性老人多。2055年老龄化达到峰值,老龄人口数量登峰造极,达4亿人,占比27.2%。

    D.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让文化珍存继续陪伴我们,需要民间人士的苦心孤诣,更需要守土有责的官员培厚自己的文化素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共享睡眠舱属于“新生事物”,给现代社会人们带来的舒适体验自不必说,能够吸引众多体验者也恰恰表明市场的需求。

    B. 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慈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昨天,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机101架机经过2小时24分飞行,顺利完成首次城际间飞行,从上海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B. 王馆长,原定下午去贵处谈参观一事,因事不得不改期,何时再去,另行商量。

    C. 小李对他的对手小刚说:“明天下午的比赛十分关键,到时候还请你多多承让哦。”

    D. 本人昨日不慎于上学路上丢失《平凡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通“非”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B. ①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

    ②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C. ①不爱诊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②君子不齿                齿:并列

    D. ①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容颜脸色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众人:众多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①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君子学识广博而且每天检查自己

    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愚弄百姓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学习了,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

    (2)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的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2.本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卧病浔阳,描写听到山歌与村笛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听到琵琶女弹奏的曲调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二者截然不同。

    (2)在荀子的《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杜甫描写落木与长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