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历史上孙中山与洪秀全相似之处不包括

    A. 都是反清英雄   B. 都领导了农民起义

    C. 都在南京建立新政权   D. 都颁布了法令文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 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 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 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 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 发动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沙俄 D. 法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A. 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 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 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 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元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

    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A. 北伐战争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材料四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马士所说的“战争果然就到了”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材料三的情况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哪些探索活动?根据材料四,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共两党经历了“合作-分裂-合作-分裂”的艰难曲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4)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请完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3)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分别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