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9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9 题
  1.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 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太平天国运动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局面是

    A. 三足鼎立   B. 局部动荡不安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一超多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对应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君主专制

    D. 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D.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实质说明

    A. 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B. 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C. 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D. 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构思奇妙的对联能让人看后拍案叫绝。曾有这么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战胜利

    B. 中日建交

    C. 重庆谈判

    D. 解放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A. 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 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D.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 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 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D. 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其中“革命化”的是(   )

    A.将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 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A.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B. 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 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D. 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A. 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C. 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 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

    A.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B. 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 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 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君主立宪制确立   B. 责任内阁制确立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两党制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政体

    A.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 民主主义色彩浓厚

    D. 分权主义色彩浓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 枪支和工艺品   B. 香料和布匹   C. 黑人奴隶   D. 黄金和白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者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它遭到海上运输业发达的荷兰的强烈反对,导致英荷战争爆发。由此说明这场冲突的实质为争夺

    A. 商品市场

    B. 殖民霸权

    C. 海上霸权

    D. 商业霸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 新航路开辟时期

    B.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题文)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 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B.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C. 争取在内部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发展

    D.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拉德哈克瑞西南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④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定。

    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请回答: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3)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你如何认识鸦片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赫德《中国见闻录》

    材料二: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

    ——拉德哈克瑞西南《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近代前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与影响。

    (2)材料二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提到的“全球性”存在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