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4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B.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C. 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一定只剩下1个未发生衰变

    D. 是聚变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B. 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C. 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 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非弹性绳A和B系住,其中B绳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水平绳的拉力为

    B. 剪断水平绳,斜绳的拉力不变

    C. 剪断水平绳,小球的加速度为

    D. 剪断斜绳,小球的加速度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中国科学家设计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采用三颗全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边长约为地球半径27倍的等边三角形,阵列如图所示。地球恰好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轨道上运行,对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进行探测。若贴近地球表面的卫星运行速率为V0,则三颗全同卫星的运行速率最接近

    A. 0.10V0   B. 0.25V0   C. 0.5V0   D. 0.75V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下端固定一挡板,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离弹簧上端距离为s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下滑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EKm,则小物块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刚与弹簧接触的瞬间动能最大

    B. 物块的最大动能等于重力与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之和

    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整个过程中重力与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之和

    D. 若将物块从离弹簧上端2s的斜面处由静止释放,则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最大动能小于2EK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10-5C,质量为1g的小物体在水平面上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直线从C到A,电势逐渐减小

    B. 小物体由C到A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B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且场强E=200V/m

    D.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500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薄板和质量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下列说法正确是

    A. 物块做减速运动

    B. 物块做加速运动

    C.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0.8m/s

    D. 此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为7.04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AB边长度为d,,现垂直AB边射入一群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度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已知垂直A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t0

    B. 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 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量滑块的质量M(含遮光条),已知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均为m0,重力加速度未知。请完成下列填空:

    A.将两光电门固定在气垫导轨上。读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b)所示,则d=______cm;

    B.闭合气泵开关,打开光电门,轻推滑块使滑块运动。调节导轨,直至两光电门记录的时间相等;

    C.将细线的一端栓接在滑块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个钩码,调节定滑轮使细线与气垫导轨的轨道平行;

    D.释放滑块,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t2,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1=____(用t1、t2、L、d表示);

    E.依次添加砝码,重复上述过程几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并计算出滑块相应的加速度;

    F.以钩码的质量的倒数()为横轴,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以上数据画出如图(c)所示的图线,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滑块的质量M=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下列器材“测定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

    A.待测干电池组

    B.电流表A1(量程为0~30mA,内阻R1=18)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R2=0.1)

    D.滑动变阻器R(0~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A)

    E.定值电阻R0=80

    F.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电路,合理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则I1和I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合理的电路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用I1作纵轴、I2作横轴,在坐标纸上画出I1-I2图线;

    (4)根据你绘出的I1-I2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倾角=37°的固定斜面长L=2.1m,t=0时刻小滑块A从斜面底端以速度v0=5m/s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小滑块B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两滑块质量均为m,且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

    (1)两滑块何时相遇?

    (2)相遇时A滑块距斜面底端多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其上端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装置区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根水平金属棒从导轨M处以初速度v0向上抛出,经过时间到达最高处N,之后下落到P处后速度不再增加,P位于M下方H处。已知金属棒的质量为m,电阻也为R。金属棒在运动中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良好接触,忽略导轨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下落到P处后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

    (3)金属棒从N下落到P过程中产生的电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竖直放置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两臂分别灌有水银,水平部分有一空气柱,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单位为厘米。现将管的右端封闭,从左管口缓慢倒入水银,恰好使水平部分右端的水银全部进入右管中。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环境温度不变,左管足够长。求:

    (i)此时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

    (ii)左管中需要倒入水银柱的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n=的正方体玻璃砖,若光线以入射角=60°照射到AB面上E点,接着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CD面上射出,已知E点到BC距离d=cm,BC边长L=60cm,求:

    (i)从E点进入玻璃砖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

    (ii)D点到从CD边射出的光线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布雨伞能够遮雨,其原因之一是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E.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凝结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波源S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1,振幅为A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2、振幅为A2的半个波形b,已知f1< f2,A1>A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则两波源起振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两列波到达P点的先后情况是_____(填“a先”、“b先”或“同时”);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