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组 7 题,单选题 1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组 共 7 题
  1. 农作物异地引种能否成功,取决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环境差异。大豆性喜暖,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土壤含水量70-80%。经过实验,贵州六枝(26°14′N,海拔约1359m)的“六月黄”大豆在新疆乌兰乌苏地区(44°18′N,海拔约468m)成功引种。乌兰乌苏地区除种植“六月黄”等春播大豆外,还从其他地区引种夏播大豆,用于小麦收割后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兰乌苏地区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低   C. 土地较广   D. 热量充足

    2.与贵州六枝相比,乌兰乌苏地区种植“六月黄”的优势条件有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病虫害少   D. 热量充足

    3.导致乌兰乌苏地区夏播大豆选用早熟品种的主要因索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市场   D. 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与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  )

    A. 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 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C. 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 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2.该区域(  )

    A. 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 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

    C. 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 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 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 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 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 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甲河流域夏秋季节水患严重,目前已采用的解决措施主要是(  )

    A. 开挖入海新河   B. 修建分洪工程

    C. 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   D. 跨流域调水到其他地区

    3.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A. 南坡大于东南坡   B. 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C. 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 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2.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A. 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B. 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C. 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 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的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读“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经济发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B. 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快

    C.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矿业基地

    D. 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长

    2.有关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西方向人口差别减小过快,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

    B. 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C. 东西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减小,与自然增长率大小无关

    D. 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会导致南方地区的用工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A. 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 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 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 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C. 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D. 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全部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制作工序复杂特殊,制作一把伞至少需半个多月。20世纪40代末,大量油纸伞作坊聚集在珠子街(图8),产品铺销往全国各地;70年代起,由于众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钢骨尼龙折叠伞生产企业出现,大小油纸伞厂纷纷倒闭;21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泸州油纸伞产业开始走向复苏。2008年,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1)分析20世纪40年代末珠子街聚焦大量油纸伞作坊的原因。

    (2)简述申遗成功对泸州油纸伞产业的有利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3 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  )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

    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

    A. 1 000米以上   B. 1 000米以下   C. 1 400米以上   D. 1 400米以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2012年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占全国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①、②、③、④ 分别代表我国

    A. 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   B. 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 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   D. 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干燥度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反映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下图为海南岛等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三地干燥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燥度甲>乙>丙

    B. 甲地太阳辐射强,降低了甲地的干燥度

    C. 乙地比丙地距海近,干燥度更小

    D. 丙地干燥度最低,最适合种植业的发展

    2.关于图中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沿岸暖流增温,利于晒盐③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④产盐最多的季节为春季⑤夏秋季节多受台风影响,不利于晒盐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水源保证和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耕地利用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A最有可能是(    )

    A. 吉林   B. 上海   C. 新疆   D. 贵州

    2.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B. 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C. 实施高效的节水农业   D. 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2800处高山盆地。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植被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天山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北坡B为背风坡   B. A坡植被比B坡生长更为茂盛

    C. L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D. 可找到冰川运动痕迹

    2.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A. 冰雪融水优质水源   B. 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场所

    C. 多样植被营养丰富   D. 高寒缺氧提高耐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 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 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 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 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2.据图可判断(  )

    A. 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 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 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 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稀土应用范围广,具有“21世纪黄金”的美誉。我国稀土开采与冶炼企业有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矿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平均价格跌至当初的一半。下图示意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同稀土资源

    A. 占比一直降低

    B. 价格不断走低

    C. 产量逐年减少

    D. 开采难度逐渐增大

    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稀土矿层埋藏较浅,若不合理开采最易产生

    A. 土壤板结   B. 气候变暖

    C. 水土流失   D. 大气污染

    3.关于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是

    A. 鼓励企业合并,不断提高产量

    B.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C.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稀土出口

    D. 禁止稀土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 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 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 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2.该河最有可能是(  )

    A. 塔里木河   B. 松花江   C. 淮河   D. 珠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城市

    A. 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B. 有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C. 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D. 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2.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 稀土工业   B. 石油化学工业

    C. 钢铁工业   D.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地区1月气温等温线图(单位:℃),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年降水量最多的一地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

    A. 800 m   B. 1500 m   C. 1800 m   D. 2500 m

    3.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国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区域主要河流流向大致呈从北向南流

    B. 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 发展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是本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

    D. 适合村庄周围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甜菜、甘蔗、小麦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如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

    A. 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 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 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 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2.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梧桐特征可能是

    A. 四季常青   B. 根系发达   C. 喜阴喜湿   D. 耐盐耐碱

    2.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丹霞山地区是我国的

    A. 热带植被南界   B. 亚热带植被北界

    C. 暖温带植被南界   D. 中温带植被北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1)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2)简述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条件。

    (3)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减少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