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15 题,非选择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 孔孟思想

    B. 黄老学说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5 题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A. 二月革命时期   B. 国内战争时期

    C. 农业集体化时期   D. 德军入侵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2017年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 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材料一

    随着输入中国货品的增多和介绍中国国情的书籍的大量出版,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十分崇拜,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挂孔子的画像。另一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中国文化作了许多研究后,惊喜地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从政治理论到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有特珠的地位和魅力。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l)依据材料一,指出让欧洲人认识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当时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正处于什么历史时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的欧洲文明取得了哪些巨大进展?

    材料三  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到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正式出版》

    (3)材料三的作者对“中西文明”有怎样的见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划时代著作《国富论》,批判了以往主张对商业活动采取限制与专利权的过时的重商主义。之后还有大卫•李嘉图等人也提出了经济新主张,他们的学说被(反对者)赋予“自由放任”称号。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存在着一个自主的经济关系世界,独立于政府或政治。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如供求规律的制约。……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自由放任”学说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工业家们由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而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念”?

    材料二  在大危机之后的30年代,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一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够成为主流?简单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的原因。

    关键环节题组: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降到第五位,增长率直线下降。欧共体六国之间由于互减关税,实行了人员、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迅猛发展,远非英国所能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的重点也转向欧共体。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1961年9月英国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对欧洲联合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正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家风耀中华》主题展览上,展出的400余件珍贵图片和文献,展现了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革命先辈言传身教的崇高风范、历史名人恪守传承的人生境界和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做人操守,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与国风】家风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彰显着国风与国魂。“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第二十章

    (1)“仁”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首先提出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它有利于形成怎样的家风文化?

    材料二:【家风与党风】不管是在盒戈铁马的战争岁月,还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共产党人始终引领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

    1921年远在苏联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的张太雷在家书中写道“没有国家民族的昌盛,就不可能有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在张太雷牺牲后,他的女儿正是怀揣这封家书,一路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概括说明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的?

    材料三:【家风与民风】家风文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与城市文化发展一脉相传。

    梁启超创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出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培养孩子树立国家思想,树立自尊、自由、自治、讲权利、讲义务等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博大的父爱给予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爱与指导,使膝下9位子女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有人曾问梁思礼先生:你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得很肯定:“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梁思礼还曾说过,梁启超对他的最大影响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忧国忧民。抗战期间,梁思礼虽然生活在天津的外国租界里,但是国难当头的气氛,仍然给少年梁思礼很深的印象。他曾说:正是因为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使我牢固地树立了国家必须强盛的观念,这百余年来我们受到的欺负使我感到我们一定要变成一个强盛的国家。

    梁思礼(1924.8.24﹣2016.4.14),梁启超的第五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 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 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创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家庭教育的新模式”的时代背景

    (4)结合张太雷女儿和梁思礼先生的成长经历,谈谈家风文化对于一个人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