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7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铁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的金属之一.下 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政府正在启动的“酱油加铁”工程是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
    B.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
    B.Cu和Zn
    C.Cu和Mg
    D.Zn、Mg和Cu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植物油
    D.木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葡萄酿酒
    C.干冰升华
    D.铁锅生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明( )
    A.金的硬度大
    B.金的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时也不与氧反应
    C.金的熔量高
    D.金在常温时与氧反应,高温不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B.乙醇用作汽车燃料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保持温度过不变,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 )
    A.溶液仍为不饱和
    B.溶质质量增大
    C.溶剂质量减小
    D.KNO3的溶解度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   MgO2
    B.2Fe+6HCl=2FeCl3+3H2
    C.Fe+CuSO4=Cu+FeSO4
    D.2Ag+2HCl=2AgCl+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实验室有一瓶稀硫酸,其上部溶质质量分数2%,则其下部溶质质量分数为( )
    A.等于2%
    B.大于2%
    C.小于2%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由M、N、R三种金属,将M和N分别浸入稀H2SO4中,N溶解M不溶,将M浸入R的硝酸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在M的表面上有R析出,由此判断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R、N、M
    B.N、R、M
    C.N、M、R
    D.R、M、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要求只用一种试剂,则该试剂是( )
    A.ZnSO4 溶液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稀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小林同学在探究铜、银、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有关实验记录如下:2Al+6HCl═2AlCl3+3H2↑,Cu、Ag与盐酸不反应.
    (1)从上述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探究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操作步骤______,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什么?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______,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______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______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______反应(填“能”或“不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玲同学不小心将油污沾到衣服上,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后,他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将油污洗去,这两种方法是:
    (1)______   
    (2)______分别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从物质的结构或元素的组成方面分析下列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______;
    (2)CO和CO2______;
    (3)生铁和钢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B和C是A的二种氧化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C是黑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无色气体D能与B和C发生反应,生成A和另一种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事实推断:
    (1)A、B、C、D、E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C______ Fe3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6.5g纯净的锌粒与100g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稀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用数字或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铁原子_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是+2价________铜元素________  氢氧根离子________  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有H、O、C、Mn、S、K六种元素,用化学式表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1)覆盖地球表面的71%的物质是________.
    (2)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份________.
    (4)通常在实验室通过加热,用于制氧气的物质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雪碧饮料中溶解的气体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稀盐酸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________
    (3)38°“稻花香”白酒________  
    (4)0.9%的生理盐水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t℃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则t℃时KNO3饱和溶液中M质:M剂:M液=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是,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配制后经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其可能的原因是(只写一条)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NaOH固体       B、浓H2SO4 C、NH4NO3     D、NaCl
    (1)使U型管内液面右侧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
    (2)使U型管内液面左侧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
    (3)使U型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5℃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________.
    (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现有一杯20℃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升高到40℃时,变为饱和溶液,你认为该物质可能是A、B、C中的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