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多选题 5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B. 库仑认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是这个电场给予的

    C. 弹力和摩擦力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

    D. 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不断变化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动量一定不断变化

    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动能的增量一定为零

    D. 合外力的冲量为零,物体动量的增量一定为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北京青龙峡蹦极跳塔高度为68米,身系弹性蹦极绳的蹦极运动员从高台跳下,下落高度大约为50米。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加速度先不变后增大

    B.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C.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D.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一直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时间t0到达最高点,之后返回。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2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7年6月15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慧眼”被成功送入轨道,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慧眼”是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这意味着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下列关于“慧眼”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动能可能会缓慢减小

    B. 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轨道高度可能会缓慢降低

    C. “慧眼”卫星在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D. 由于技术的进步,“慧眼”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可能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kW,汽车的质量为2×103kg,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出发50s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取g=10m/s2) (  )

    A. 25kW   B. 50kW   C. 60kW   D. 75k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倾角的斜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在从0逐渐增大到6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 F先减小后增大

    B. F先增大后减小

    C. F一直增大

    D. F一直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沿光滑水平面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A、B碰撞后以共同的速度运动,该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碰撞前后A的运动方向相反

    B. A、B的质量之比为1:2

    C. 碰撞过程中A的动能变大,B的动能减小

    D. 碰前B的动量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质量M=1kg的长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A=2kg和mB=1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

    A. 若F=5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 若F=6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 若F=7N,物块A将会相对木板滑动

    D. 无论力F多大,B与长木板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5 题
  1. 2017年4月23日7时2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成新的组合体,组合体开始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试验持续5天时间,组合体仍在原“天宫二号”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目前组合体状态良好。关于组合体与原“天宫二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合体的运动速度比原“天宫二号”的运动速度大

    B. 组合体的机械能比原“天宫二号”的机械能大

    C. 组合体的加速度比原“天宫二号”的加速度大

    D. 组合体的向心力比原“天宫二号”的向心力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摩擦力传感器描绘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t2时刻开始运动

    B. 木块在t2时刻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f 1

    D.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f 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直角三角形处于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A=90°,∠B=30°,AC长为L,已知A点的电势为(>0),B点的电势为2,C点的电势为0。一带电的粒子从C点以v0的速度出发,方向如图所示(与AC边成60°)。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指向C

    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C. 若粒子能击中图中的A点,则该粒子的比荷为

    D. 只要粒子的速度大小合适,就可能击中图中的B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所示,A、B两个物体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4kg,现用水平力FA推A,用水平力FB拉B,FB和F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A、B脱离之前,它们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B. t=4s时,A、B脱离

    C. A、B脱离时,它们的位移为4m

    D. A、B脱离后,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光滑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已知斜面倾角θ=300,小物块A的质量为m,小物块B的质量为0.8m,小物块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小物块A距离定滑轮足够远。开始时,小物块A和小物块B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手按住小物块A,然后松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松手瞬间,小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g/6

    B. 松手后,小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

    C. 小物块B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D. 小物块A能够上升到的最高点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明同学想根据学习的知识,估测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他从实验室找到8V的稳压直流电源、单刀双掷开关、电流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能描绘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连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过程如下,完成相应的填空。

    (1)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满);

    (2)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放电,此时电路中有短暂的电流。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

    (3)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4)根据图象估算出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________C;

    (5)根据前面的信息估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F。

    (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加速度。一端带有轻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轮摩擦可以忽略)。用天平测出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由米尺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由光电计时器测出遮光片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1)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_______,v2=__________。在计算瞬时速度时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填“极限法”“微元法”或“控制变量法”)。

    (2)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3)该学习小组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后,经分析讨论,认为还可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物体在10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R,MN为直径且与水平面垂直。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栓接),开始时在水平地面上以共同速度v0向左运动。在到达N点之前的某个时刻,细绳突然断开,小球A、B被弹开,小球A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飞过最高点M后,落地点距N为2R。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1)求小球A到达轨道底端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保证小球B不进入轨道,则小球B的质量需满足什么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绝缘圆管A加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管的圆心为O,D点为圆管的最低点,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B=2L,圆环的半径为r= (圆管的直径忽略不计),过OD的虚线与过AB的虚线垂直相交于C点。在虚线AB的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虚线AB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等于。圆心O正上方的P点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0)的绝缘小物体(视为质点),PC间距为L。现将该小物体无初速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物体刚好沿切线无碰撞地进入圆管内,并继续运动。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1)虚线AB上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

    (2)小物体从管口B离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落到虚线AB上的N点(图中未标出N点),则N点距离C点多远?

    (3)小物体由P点运动到N点的总时间为多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