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选择题组 1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植被少   C. 地势高   D. 云雨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反比   D. 没有相关性

    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乘船自西向东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A.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

    C.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 a—b—c—d   B. a—b—d—c   C. d—c—a—b   D. c—d—b—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第31届奥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位置时,速度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关于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21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某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

    A. 172.5°E   B. 170°E   C. 165°E   D. 172.5°W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上海市(约31°N)业主李某发现所购商品房居室里日照时间极短且达不到满窗而向法院起诉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规定,责成房产公司退还其各类费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 _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房间距比上海应宽些,原因是

    A. 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 北京比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 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沿海某省区一个中学地理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6:40、16:4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经度约为

    A. 110° E   B. 105° E   C. 125° E   D. 115° E

    2.该日可能在

    A. 11月   B. 9月   C. 6月   D. 4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 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 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 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   C. 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 瀑布   B. 岩石   C. 树木花草   D. 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用箭头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

    (2)甲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向其南北两侧递减,重庆日落_________(方位)。

    (3)甲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__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日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逐渐______。

    (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__,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12 题
  1.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D. 黄赤交角的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儿时的童谣,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 恒星、小行星、流星   B. 恒星、行星、卫星

    C. 星云、恒星、行星   D. 恒星、行星、小行星

    2.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恒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A.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很相似,自转周期较短

    B. 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体现质量适中,比巨行星小,比远日行星大

    C.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D. 从结构特征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

    2.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关于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与小行星以外的其他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B.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C.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适中,为液态水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D. 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了大气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①b ②c ③d ④e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 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 寒带范围变小   D. 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秋分(9月23日)   B. 寒露(10月8日)

    C. 春分(3月21日)   D. 清明(4月5日)

    2.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向北移   B. 北半球,向北移

    C. 北半球,向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热带   B. 南、北温带   C. 南、北寒带   D. 南、北回归线附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A. ①增强   B. ②较强   C. ③减弱   D. ④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环流,根据下表提供的四点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abcd四点间形成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c处气流流向a处

    B. a处气压低于b处,所以b处气流流向a处

    C. b处气压低于d处,所以b处气温高于d处

    D. c处气压高于d处,所以c处气温高于d处

    2.关于abcd四点间存在的环流,判断正确的有

    A.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沿海地区,则c为海洋

    B. 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则d为郊区

    C. 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c为海洋

    D.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d为山坡

    3.abcd四点间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 近地面温度差异   B. 高空温度差异   C. 垂直方向气压差异   D. 近地面风向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读“南半球四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A. 图甲   B. 图乙   C. 图丙   D. 图丁

    2.图乙中P地的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口(20°N,110°E)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2)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4)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