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语言应用 1 题,选择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2 题,材料作文 1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 ___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 _____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到了距地面10~100米的近地面,臭氧就换了一副面孔, _______________,使人头痛、胸闷甚至产生肺气肿等病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然,“空巢青年”也不会一直空巢下去。就连比较开放自由的美国人,   对婚姻存在质疑,   未婚者中依然有超过  90%的人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选择结婚。    ,社会的压力却往往不给“空巢青年”喘息的空间,每逢过年,④   上演逼婚的 戏码,也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空巢青年”——仿佛一个人生活,⑤   生理有毛病,⑥   心理不健康。

    A. 即使   但是   由于   总会   不是   而是

    B. 虽然   可是   但是   都会   不是   就是

    C. 即使   可是   可是   都会   不是   而是

    D. 虽然   但是   所以   就会   不是   就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中学读书节活动学生筹备委员会发给本地某知名作家的邀请函的正文,其中有三 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我校第五届读书节将于 2017 年 10 月 25 日至 10 月 28 日举行。作为家乡学子,我们特向 您发出诚挚邀请,恭请您莅临指导并给广大莘莘学子发表演讲。虽然您现在已是炙手可热的 公众人物,事务繁忙,但我们仍十分期盼您的惠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进行诊断、检查、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对于患者就医、医生看病,都十分重要。

    B. 据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2.3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老龄人口可能达到4.8亿。

    C. 陈雨露、马勇编著的《大金融论纲》从一个长期视角全面地审视了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演变趋势,构建了“大金融”命题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氛围。

    D. 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祝他们健康幸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要言不烦,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一来,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这需要学界同人齐心协力,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白余祖坤《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以来研究经史的文人对文章评点很不重视,对其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深远。

    B. 古代文章评点普遍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并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

    C. 古代文章评点广泛流传的根本原因是能帮助读书人提高应对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D. 编制出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目录,是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当务之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古代文章评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并由此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的主张。

    B. 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

    C. 文中阐述了古代文章评点存在的多样方式,旨在强调开展文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D. 文本先指出古代文章评点的内涵,接着分析其流行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文献调查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要研究古代文章评点的价值,就必须消除对它的各种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考察。

    B. 如果不能被读者所接受,古代文章评点就不可能会流传广泛并对一些外国文化产生影响。

    C. 只要不局限于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D. 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可见文章评点的流行能使文人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读《时间简史》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 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 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 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 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 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 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 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 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 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 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我接受你的 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 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我要住 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 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 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 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于是, 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 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 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我崇拜我的母亲。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 这样的:“去找陈老师。”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 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 面”。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 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 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那是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 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 光芒四射的太阳。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 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 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这是多么吊诡 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 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 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 的。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 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 的”快乐。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 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 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 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 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 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2.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3.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真卿,宇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 科。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乃阳禄会文士 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无几,禄山果反,河 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日:“河北二十 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禄 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遗段子光以三首徇河北。真卿恐摇人 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乃取三首冠 饰,草续支体,棺敛祭殡,为位恸哭,人心益附。

    肃宗幸灵式,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嗣位,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①陷希 烈汝州,杞乃奏日:“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 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遽以身蔽之, 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 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希烈既陷汴州, 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日:“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兴元 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

    德宗诏日:“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 委以存谕,拘胁累岁,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所司奏超授官秩。”

    ①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唐书·颜真卿传》)

    1.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B. 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C. 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D. 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2.下列文化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随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含义,如唐朝时被举荐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即称进士,后世则指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 工部: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

    C. 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国君置御史,主管记录历史,并如后世一样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御史就是如此。

    D. 耄鰲: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八十岁老人。老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

    B. 颜真卿有勇有谋,设计迷惑安禄山,在河朔尽陷时依靠先前的防备得以防守。

    C. 颜真卿作为朝廷老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主动前往李希烈处晓谕招降。

    D. 对于颜真卿的去世,德宗十分惋惜痛心,下诏赞扬他公正忠诚,并对他的后代也加以照顾。

    4.翻译划线句子

    (1)遗段子光以三首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 也。”

    (2)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所司奏超授官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闻鸡鸣而起来舞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照应了标题。

    B. 颔联对仗工整,写景壮丽。写湘江沿岸,木芙蓉铺天盖地,丛生的薜荔经秋雨一洗,越发苍翠可爱,摇曳多姿。

    C. 诗人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生长在淮北的枳相像,所以说:“乡思不堪悲橘柚”。

    D. “王孙”代指自己出身高贵,然而流落异乡,连身份卑微的打鱼人都对自己不闻不问,失意之感油然而生。

    E. 诗歌运用用典、比喻、借景抒情等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情感由悲愤到雄壮的变化极易打动人心。

    2.诗歌于尺幅之中写尽深沉之情,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哪些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里苏子劝慰客人失意之情时,先从万物变化的角度说明天地只不过瞬间而 已,紧接着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作者恰似一只倦飞的鸟儿返巢的心情的 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写作。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关于“放下”或“不放下”,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几十年,中国文化圈所面临的正是一种文化解体,各种价值观并存,令年轻人无所适从的局面。

    ②她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学的脉络。并且通过具体的范例,说明古典诗词的演变。

    ③梁实秋亲笔给当时还是学生的余光中回信,在信中对他耳提面命:“师承囿于浪漫主义,不 妨拓宽视野,多读一些现代诗,例如哈代、浩斯曼、叶慈等人的作品。”

    ④西蜀的韦庄、南唐的冯延巳,都做过宰相,他们写小词。北宋初年的宋祁、范仲淹,欧阳 修都是学问、文章,道德、功业上不可一世的人物,也都写小词。

    ⑤叶老师在城市大学讲课的时候,不但城大师生坐满了课堂,还有许多其他院校的师生及社 会人士闻风而至。

    ⑥长城抗战后,华北已成为多事之秋,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欲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华 北的情势越来越危急。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