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填充题 1 题,单选题 19 题,填空题 5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填充题 共 1 题
  1. 用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下列操作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试管外壁有水 ⑤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的导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牛奶变酸 B. 木材燃烧 C. 工业制氧气 D. 钢铁生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给液体加热

    C. 氧气的验满 D. 过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 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做保护气

    C. 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并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有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氧气和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从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氧气跟其它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C.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再给试管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B.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 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B.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 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氧气

    D.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而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 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1

    D. 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溴元素排在第七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

    C.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分是NaAlSi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AlSi2O6中硅元索的化合价为+4价

    B. 这种玉石中含有10个原子

    C. 这种玉石属于纯净物

    D. 这种玉石含有四种金属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符号中,表示的含义最多的是(  )

    A. Cu B. 2N2 C. H D. 2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中提供能量的最基本糖类物质,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

    B. 葡萄糖由六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六个氧原子构成

    C.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D.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不足,每天还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A.0.30g        B.0.60g         C.0.75g         D.1.50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N2+6X.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氨气在常压下液化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B. 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 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X中只含二种元素且质量比为2: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反应结束时生成了(a-b)g氧气

    B.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 从t1到t2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该反应前后MnO2质量保持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可吸收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装置Ⅰ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②称量装置Ⅰ反应前和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O2的质量

    ③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导管口进入

    ④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⑤通过燃烧匙的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

    ⑥V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使氧气与水隔绝,保证氧气的干燥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

    (2)一个水分子_____。

    (3)四个硝酸根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5)二个氮原子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和空气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外,还包括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含量低的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图中“●”和“〇”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

    (3)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F.消毒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用肥皂水,如泡沫少则是软水②清澈、透明的汉江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明矾放入硬水中搅拌可使其软化

    ⑤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

    (5)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检验a、b中的气体时应用带火星的木条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D.该化学反应中,氢气、氧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

    E.通过图2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②写出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

    (2)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A.硫酸铜  B.氨气  C.金刚石  D.氢气

    (3)锶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①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②左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

    (4)M2﹣与Ne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为_____。已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后,子旸同学总结了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④的化学式:_____。

    (2)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对于图中四种可燃物质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     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4)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

    ②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除了注意不要靠近瓶壁外,还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通过分析、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钾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

    (2)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①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②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_____。

    ③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3)取一种可燃物3.2克充分燃烧,测得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3.6克,试求:

    ①该可燃物中含有的元素各占多少克_____?(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②该可燃物的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

    (2)如用图2的装置收集气体D,则气体D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检验气体D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的方法是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G为无色气体且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则F的化学式为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