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2009年11月,美国宇航局宣布,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水在生物体及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载体

    B.植物在越冬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下降

    C.线粒体中没有水的消耗,但有水的生成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C.G时期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拉作用下分裂,实现染色体加倍

    D.C过程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9年9月3日,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裂解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疫苗投入使用。全球首支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由此诞生。下列有关甲流感病毒及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基因重组,所以甲流疫苗难以制备

    B.甲流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值过程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少数人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过敏症状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过强

    D. 甲流疫苗的特异性根本上是由甲流病毒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旁分泌指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细胞间隙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模式为激素调节,其调节作用是通过催化靶细胞的新陈代谢来实现

    B.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代谢产热增加主要是通过b模式(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C.c模式为神经调节,其调节过程是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实现

    D.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属于d模式(旁分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荠菜常见果型为三角形蒴果,极少数为卵形蒴果。蒴果果型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为显性性状。现将双显性纯合植株与隐性个体植株杂交,F1全为三角形,F1自交得F2。F2中表现型为三角形蒴果植株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

    A.1/9   B.1/16    C.3/15    D.3/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晴朗夏季,某兴趣小组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花生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继续培养,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图表示玻璃罩内的CO2含量一昼夜的变化情况(A点表示玻璃罩内起始CO2浓度),乙图表示该植株一昼夜CO2释放速率或吸收速率,丙图表示花生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D点与丙图中的(2)对应,D点之后植株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甲图中的H点与乙图中的e点对应,此时植株的光合作用最强

    C.乙图中ac段、cd段(不包括d点)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丙图中的⑷、⑶

    D.乙图中的defgh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代表植物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于实验过程或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中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摘除植株的顶芽,有利于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并促进其发育

    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实验材料经固定处理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酒精冲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②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③终止密码一定没有相应的氨基酸

    ④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交配

    ⑤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⑥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A.③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秋末落叶时,植物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叶片从离层部位脱落。下图表示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示可知,离层形成时,乙烯先于细胞内特定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合成物质A,物质A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为: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________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这一生理过程中A物质穿过生物膜________层。高尔基体对A物质的作用是

    ________

    (3)该过程分泌到细胞膜外的物质,通过________来促进离层形成。

    (4)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植物在逆境(如低温、干旱或盐渍)中时,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科学资料表明,脱落酸能改变膜的透性。请以番茄幼苗为实验材料结合下列材料用品设计实验,以探究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材料用品: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0.25mol/LNaCl溶液、蒸馏水、测定电导率的装置、喷壶、培养皿

    ①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组喷施________,向乙组喷施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__。

    (3)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_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________(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5)“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________

    ________

    (6)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________

    (7)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减排措施(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

    ,为落实国家减排目标,我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计划》,拟在黄河三角洲建立一个大型生态农业基地。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物技术实践:

    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面包、馒头等食品以及果汁、果酒等饮料的作用都离不开酵母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________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步骤叫做________。

    (2)在平板培养基上接种酵母菌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进,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请说明理由。________。

    (4)食品加工中为了让酵母菌发挥应有的作用,又能使之很好的与产物分离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应该采用________技术;因细胞比酶分子大,所以该技术中多采用________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09年7月 ,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将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四倍体囊胚中,通过培养,最终得到了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⑴将病毒基因导入黑鼠皮肤细胞之前,要用等工具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⑵图示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用细胞培养、________、________;

    ⑶由图示可知,四倍体囊胚在iPS细胞的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⑷如果将该项研究成果用于人类器官移植,与使用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优势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