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null 2 题,单选题 15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军国主义色彩

    B. 专制主义色彩

    C. 民族主义色彩

    D. 民主主义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

    B. 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C. 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 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业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 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 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 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 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 禁止吸食

    B. 整顿吏治

    C. 严惩贩卖

    D. 断绝外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5 题
  1.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A. 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 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 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 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一届人大全面拨乱反正,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

    B. 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3年12月19日,部分美国参议员提出一项针对伊朗的新制裁议案。白宫发言人卡尼立即作出回应,称若议案获得通过,奥巴马将动用否决权。由此可见

    A. 奥巴马的权力至高无上   B. 参议员的权力高于奥巴马

    C. 奥巴马与国会存在制约关系   D. 奥巴马只拥有否决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A. 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B. 中国农村人口多

    C. 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特征

    D. 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漫画表现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 )

    A. 美国独霸世界

    B. 多极化趋势发展

    C. 经济区域集团化

    D. 经济全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稳定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

    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   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下图,该口号宣传最有可能是(    )

    A. 国民大革命期间  

    B. 秋收起义期间

    C. 瑞金苏维埃政权时期

    D.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民法大全》规定: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原则是(   )

    A.依法治国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平等    D.保护私有财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政体三分法:一人主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主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主治的民主政体。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C.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  )

    A.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 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 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影响

    D. 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这意味着它

    A. 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

    C. 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

    D. 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回顾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四十年历程时,曾任外交部长助理的吴海龙这样概括道:中国对联合国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中国对联台国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下面能够体现以上内容的有(    )

    ①重返联合国后,新增一百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多边人权机构工作

    ③中国已经参加了数十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人权宣言》发表

    C.《邦联条例》               D.1787年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 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部文献?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4)在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6)上述材料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做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佐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