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多选题 2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3 题
  1.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上有三个点A,B,C.下列关于它们的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vA>vB>vC   B. ωA<ωB<ωC

    C. TA>TB>TC   D. aA<aB<a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 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 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 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决定一个平抛运动总时间的因素是( )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物体的质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a1=0,a2=g   B. a1=g,a2=g

    C. a1=0,a2=g   D. a1=g,a2=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B.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C. 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 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 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 在绕月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轻杆AB可绕固定轴O转动,A端用弹簧连在小车底板上,B端用细绳拴一小球,车静止时,AB杆保持水平,当小车向左运动时,小球偏离竖直方向且保持偏角不变,则(  )

    A. 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AB杆将会倾斜

    C. 绳的张力减小

    D. 弹簧的弹力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用手提一轻弹簧,弹簧下端挂一金属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上提的过程中,手突然停止不动,则在此后一小段时间内(不计空气阻力)(  )

    A. 小球立即停止运动

    B. 小球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

    C. 小球的速度与弹簧的形变量都要减小

    D. 小球的加速度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标志,图中的“120”表示小汽车必须限制在120  km/h内行驶,“南京40  km”表示到南京还有40  km.“120  km/h”和“40km”分别指(  )

    A. 瞬时速度,位移   B. 瞬时速度,路程

    C. 平均速度,位移   D. 平均速度,路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静止于木板边缘.开始时木板水平放置,现使木板绕其另一端O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α角,在转动过程中,小物体始终相对木板静止,则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板对物体的支持力不断增大

    B. 板对物体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C. 物体对板的压力不断减小

    D. 物体所受合力始终为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多选)我国计划在2017年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设想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那么,由以上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 地球的质量   B. 月球的质量

    C.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D. 轨道舱绕月球转动的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体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 物体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D. 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落下,如图所示,经过8 s后打开降落伞,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6 s后刚好到达地面,且速度恰好为零.忽略打开降落伞前的空气阻力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m=60 kg.求:

    (1)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

    (2)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3)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多选)关于合运动与分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B. 一个合运动只能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运动

    C. 物体的分运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D. 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多选)反映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以向上为正方向)(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实验所用的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在用它测力前应对它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在测出F1、F2和对应的合力F后,他在纸上画出了F1、F2的图示,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他在图中画出合力F的图示____________.(测得F=4.9 N,图中a、b为记录F方向的两点)

    (3)小明用虚线把F的箭头末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末端连接起来;观察图形后,他觉得所画的图形很像平行四边形.至此,为正确得出求合力的一般方法,你认为小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如图所示,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如下图,另一端(活动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通过标记a、b两点来记录两力的方向,并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至O点,测出其拉力F大小并确定方向.

    (1)在图上以每格1 N为标度,做出拉力F1、F2及合力F的图示____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

    A.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的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B.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两个分力F1和F2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D.拉橡皮条的绳套要适当长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1)已知地球半径R地=6 400 km,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60R地,运行周期T=27.3天=2.36×106s,求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月;

    (2)地球表面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g一般取多大?,a月与g的比值是多大?

    (3)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推算,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面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多少倍?比较(2)、(3)结论说明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体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0-6 s时间内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如图乙所示,物体0-2 s运动情况如图丙,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3)0~6 s物体的位移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继“成渝”动车运行后,2013年12月28日,“渝利”动车亦成功运行,途径长寿北、涪陵北、丰都、石柱县等,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由于一些班次动车需经停某些车站,因此不同车次的动车运行时间略有不同,引起了物理爱好者的兴趣.现简化动车运行物理模型,设定不在某站停留的车次以速度v0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某站,经停某站的动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站短暂停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v0后匀速直线运动,该过程图象如图所示.求:

    (1)动车离开该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2)动车停靠该站比不停靠该站运行多经历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