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末晋商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对晋商兴起的正确理解是(   )

    A.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的结果

    B.是明清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果

    C.商业发展兴起以地域与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

    D.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

    A.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小农经济遭遇冲击

    C.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②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③世界分工明显  ④东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力量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大量近代科学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属于图中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

    A.外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 欧洲国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 、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以“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下令关闭宁波、厦门和松江三港的海关,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商不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商馆中经营;商、民不得向外商借贷,不准为外商打探商业行情或受雇于外商。

    ——张九渊《中国经济史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何种海外贸易政策,并分析其经济根源及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

    (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一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实施的什么措施?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措施,与此同时我国还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行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