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4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B.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

    D.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4 题
  1. 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 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D.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60m

    B. 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²)

    A. 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 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 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 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质点自x轴原点O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运动,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 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 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D. 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某山洞内安装有如图所示的照明装置,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的两端分 别固定在洞顶上的 a 点和 b 点,在绳上 O 点系一灯泡,且 Oa 段保持水平,Ob 段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现对灯泡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O 点位置始终不 动),使灯泡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上的拉力不断增大   B. Oa 上的拉力可能不变

    C. Ob 上的拉力一定不变   D. Ob 上的拉力可能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固定一 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与 A 球相连,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B、C 静止在斜面 上,A、B、C 间均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A、B 间细线 被烧断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3gsinθ

    B. B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gsinθ

    C. B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gsinθ

    D.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gsin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甲所示,物块 A 叠放在木板 B 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地面光滑,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 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测得B 的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

    A. 当 F<24N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F>24N 时,A 相对 B 发生滑动

    C. A 的质量为 4kg

    D. B 的质量为 2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钉住;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人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

    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试问: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             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m/s,小车的加速度=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实验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小组成员用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合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象,如图b所示。

    (1)图b中的图象______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的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当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象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小车和传感器接收器的总质量m=________kg,小车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2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5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 AO 通过铰链固定在 O 点,使细杆 AO 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细杆与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体接触点为 P,圆柱体 靠在竖直的挡板上面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θ=60°,圆柱体的重力大小为 G, 竖直挡板对圆柱体的压力大小为G,各处的摩擦都不计,

    (1)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

    (2)求圆柱体对细杆支持力的大小和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济宁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因雾霾天气能见度极低,一辆轿车正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其驾 驶员只能看清前方 55m 处以内的物体,求:

    (1)如果以大小为 5m/s2 的加速度刹车,刹车后 3s 内的位移大小;

    (2)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0.5s(从看到障碍物到开始减速的时间),为了避免 撞上前方 55m 处的障碍物,驾驶员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 m,B点距C点的距离L=2.0 m(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取10 m/s2),求:

    (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 s时速度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