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图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右侧标注图为河流MN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3.5米          C、8.5米          D、10.5米

    3.有关河流MN剖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增

    ②流速从水面向河底增大

    ③若需要建设港口,两岸中M岸比N岸更合适

    ④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床东北岸坡度明显大于西南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B、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地热           B、核能           C、煤炭、石油              D、潮汐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    )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R<3000

    B、3400<R<3500

    C、3900<R<4000

    D、4400<R<45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    )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西南季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图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是由于黑子增多引起的,黑子主要出现在图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印度、巴基斯坦

    C、意大利、西班牙      D、加拿大、挪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其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B、产生“磁暴”导致全球变暖

    C、人们的网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

    D、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极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于2009年10月1日10时在天安门地区和长安街沿线隆重举行,联欢晚会于20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纽约(74°W)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庆祝大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

    A、10月1日7时          B、10月1日23时

    C、9月30日21时         D、9月30日23时

    2.联欢晚会开始时,全球处于10月1日的理论范围是(    )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全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读图,如果一架飞机从A所在时区起飞沿A所在纬线飞行,离开机场时当地时间是8点钟,在空中飞行4小时降落到B时区某机场,降落时当地时间是10点整,则(    )

    A、A时区在B时区以西两个时区

    B、A时区在B时区以东两个时区

    C、A、B在同一时区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测量山峰的高度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进行地质探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8年3月25日电 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 000米超深钻机日前在川西海相科学探索井(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川科1井上安装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此次科学钻井的最大深度位于(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图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甲中A地经度为   。(2分)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2分)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900。(2分)

    (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0W,40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29.80N)降落,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2分)

    (5)图乙是图甲的北极俯视图。请在图乙上绘出飞机的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和降落处F。(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际小行星中心2008年8月24日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2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 (2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 (1分)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  ,(1分)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条件              。(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 傅科设计用来证明地球自转的摆叫傅科摆。把一个摆挂在北极的一个架子上,并且使它摆动,如果在它开始摆的时候,摆动平面既指向格林尼治子午线,又指向一颗遥远的恒星,那么,3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45°和东经135°的经线;6小时后,摆动平面对准西经90°和东经90°经线,而那个恒星始终位于摆动平面上。这说明摆动平面同恒星的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而摆动平面和地球经线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90°的变化。变化情况表明地球在自转。

    材料二 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米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如图所示)。

    他们发现,物体并不是竖直下落到O点,而是大约偏移O点11.5毫米。

    (1)傅科摆不仅证明了地球自转,而且发现了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小时  度。

    (2)在材料二的实验中:

    ①偏移方向  在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    (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    (东、西)偏。(2分)

    ②偏移距离的大小 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南京  (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   。(2分)

    ③偏移的规律 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根据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做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材料二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3月11日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日本地震厅)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1)根据材料二和下表中P波、S波到达三城市的时间差,完成下表。(4分)

    (2)地震发生的时候,在路上行驶的汽车会产生怎样的运动?在海上作业的渔船呢?(4分)

    (3)日本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