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古(shà)       簌(sù)         B.执(ào)    不其数(jì)

    C.分道扬(biāo)    无精打(cǎi)     D.拮(jié)据     糟(t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C.已成为著名作家的他,万没想到当时的信笔涂鸦之作,竟然能获得读者的赞赏。

    D.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急湍箭,猛浪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A.甚:超过。               B.奔:奔马。

    C.负:背负。              D.轩邈:比高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朝夕相伴。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当勃勃生机迎面扑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支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A.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B.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格列佛游记》全书共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法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来选拔官员的。

    C.《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格列佛游记》描写大人国的党派之争,大人国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实际是挖苦英国两党之争。

    D.《格列佛游记》中写在慧骃国,人形动物“耶胡”是理性的载体,而马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下面语段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12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之。

    李牧至,如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②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令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败不胜,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③,破东胡,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便宜:指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方法或建议。②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者赏五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将士。③  襜褴,少数民族名,下文“东胡”“林胡”亦同。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数千人委之”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扶苏数谏故           B.固怪之矣

    C.土砾凸者为丘           D.祭尉首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李牧守边,厚遇士卒,抚慰边民,根据需要任用官吏,利用贸易租税以充军费, 使边防得以巩固。

    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 ,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D.李牧的战略战术,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赵王李牧                 ②如约              

    ③王之                     ④林胡              

    4.请把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②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4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1.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分)

    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5分)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2.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

    乡土的篱笆

    钱国宏

    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喧嚣与浮躁。前几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篱笆,拱着身后的家园,悠闲恬静。于是,关于篱笆的记忆便倏地返青了……

    ②小时候,走在村里,随处可见簇新晶亮、泛着金光的篱笆……农家为了阻挡春日的大风、夏日的飞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闲游的畜禽,便用秫秆沿着院子四周夹成一圈“障子”。在乡下,篱笆通常被称作“障子”。

    ③夹“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选出粗壮、笔挺的高粱秆,晒干,搡去叶子,再用柔软的柳条缀上“腰”,秫秆们就连成一片篱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沟,将秫秆下坑埋好、踩实,篱笆就算是夹成了。篱笆虽比不上土墙、砖墙结实,但也有它的好处: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小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小院便添了人气。早晨,刚出窝的芦花鸡们任凭主人呵斥追撵,就是不肯离院,一个个悠闲地在篱笆边踱着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大门外疯长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篱笆上的倭瓜花、芸豆花和葫芦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大人孩子将饭桌摆在倭瓜架下,沐浴着障间吹进的一丝丝凉风,嘴里再嚼些黄瓜蘸鸡蛋酱,耳畔再听着脍炙人口的评书,那真叫一个“爽”,真叫一个“静”,有声胜无声,心静胜境静!农家人醉心的就是这种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晚上,四面蛙声鼎沸,习习微风中飘来了障边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篱笆边静坐吸烟的汉子……

    ④篱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儿安家,就在哪儿站成长城。篱笆邀来阳光和清风,也邀来了各种青葱的植物。因为有了可攀援之处,牵牛花、露水豆都早早地赶了来,在夏日里将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篱笆;家庭主妇们喜欢在篱笆边种些季季草、细粉莲、芍药、美人蕉等花卉。花开时节,篱笆内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红,缤纷绚丽,令人留连忘返。各种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沿着乡间的小路绵延不绝地蜂拥而来……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一片红白蓝相间的芸豆花,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把庄户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园诗。目睹那一片千红万紫,油然让人觉得大自然中充满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着缤纷色彩的生命简直天下无敌、无可阻挡!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姿里。

    ⑤“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乡村篱笆朴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闲适的遁世者,旷达拙朴,晨迎朝霞,暮送斜阳,应验了郑板桥“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的浑然忘我情怀和傲骨。乡村篱笆没有高山大川之雄奇,却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温暖和亲切,她以诗意的笔调和散文的形式,凸现了农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极富人生智慧和审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欣赏篱笆上植物们的绿芽萌动,都会有一种纯净的欢欣和原始的激动在胸襟里脉动、奔涌、狂舞;每次走近篱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体按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05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乡土的篱笆”的特点。(4分)

    2.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4分)

    3.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人们徜徉于这风景秀丽的田园里,沉醉的乡心,浓酽的乡思,融化在这枝疏叶柔的婵娟风里。

    4.联系实际,谈谈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7分)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⑤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⑥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今年,诺贝尔奖离我们很近,安徽蚌埠一中在校园的松树下挂起了一个电子牌,上边大张旗鼓地写着一句话:“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该标语引来无数网民吐槽,认为蚌埠一中在给自己“贴金”,是不讲原则、没气节的攀附。一中副校长则回应称,学校贴出标语是因为希望激发出学生和校友的自豪感,不是借机炒作。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发表你的观点,字数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请以“以      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